能源隧道是一種嶄新的地溫能開發(fā)利用技術,其將傳統地埋管地源熱泵技術的熱交換管路直接植人在隧道初襯與復合式防水板之間或襯砌管片內或隧道內其他部位內,與隧道圍巖進行熱交換,利用熱交換管內的傳熱循環(huán)工質與圍巖之間的溫差提取隧道圍巖中的地溫能,經地源熱泵提升后,實現隧道附近建筑的供熱/制冷服務,并可用于寒區(qū)隧道的防凍加熱,以及高巖溫隧道的冷卻降溫。能源隧道具有承重和換熱雙重功能,解決了在城市中推廣地源熱泵技術的占地和成本高兩個主要障礙,比傳統空調系統節(jié)能30%以上。本專著共七章。第一章緒論,介紹了能源隧道概念及研究現狀;第二章隧道圍巖熱物性原位測試方法;第三章隧道襯砌換熱器傳熱現場試驗;第四章隧道襯砌換熱器傳熱模型試驗;第五章隧道圍巖地溫能熱傳遞理論模型及影響分析;第六章隧道襯砌換熱器傳熱數值計算模型及性能分析;第七章能源隧道應用案例,介紹了國外和國內典型工程案例。本書可作為隧道與地下工程、暖通工程、巖土與地質工程等專業(yè)從事地源熱泵系統勘察、設計、施工、測試的技術和科研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以作為相關專業(yè)研究生學科交叉研究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