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 什么是大成拳與大成拳入門
大成拳的法脈淵源 _ 3
大成拳體系的基礎——立足于空性,以用為練 _ 7
以“用”為練的兩步功夫 _ 9
樁的類型 _ 11
養(yǎng)生樁的由來 _ 11
大成拳入門的難點 _ 12
大成拳的理趣 _ 14
第二部分 伏虎樁
講 拳與生活不二 19
用不對抗的心練實戰(zhàn)拳法 _ 19
用著練的方法 _ 20
第二講 形神關系 23
站樁的兩種入手方法 _ 23
以神意為主練神意 _ 24
以形入手練神意 _ 25
形神具備 _ 25
第三講 伏虎樁的方法與境界 28
伏虎樁的兩種站法 _ 28
具體練習方法 _ 29
站樁的兩重境界 _ 31
第四講 學出來的是假的,練出來是真的 35
第五講 答弟子問 40
第六講 示范講解摘要 44
第七講 進入覺知、澄明的狀態(tài) 46
空和滿 _ 46
斂和放 _ 47
遵循原則,放掉概念 _ 48
第八講 自身完整 51
練對的幾個步驟
自身完整的條件 _ 52
看氣的功夫 _ 55
第九講 學習方法與“中”的運用 58
兩種學習方法:果地覺、因地用功 _ 58
各種境界的“中”及其運用 _ 59
實戰(zhàn)的障礙是什么 _ 62
從六根入手,讓神氣顯現(xiàn) _ 63
第三部分 試力基礎及波浪試力
講 試力的基本內涵 69
試力是什么 _ 69
試力的三個層面 _ 70
第二講 從波浪試力開始體認意力 71
試力需要具備的身體條件 _ 71
試的是什么力 _ 72
試力的關鍵——靜有動機,動有靜跡 _ 73
波浪試力要點 _ 73
第三講 練自己的試力 76
要練自己的試力 _ 76
弄清比喻的性質 _ 77
“起落”和“聚散” _ 77
第四講 波浪試力深化——身在先,手在后 78
第五講 意和力 82
第六講 “大身”的建立——根與節(jié)、以手運身的
原理 86
第四部分 降龍樁及技擊樁
講 立意與感知 93
復習伏虎樁——伏虎樁與降龍樁立意的不同 _ 93
古人的練法 _ 94
大成拳是感知的拳法 _ 94
第二講 降龍樁要領 98
第三講 實踐體會樁法演變,并了解中國武術的概貌
第四講 樁的類型與渾圓之意 103
第五部分 鉤挫試力及試力層次
鉤挫試力的要領及心法 _ 109
試力的三個層次 _ 110
為什么說試力是難的、關鍵的功夫 _ 112
第六部分 摩擦步
講 從神意入手 117
以果決行,貴在傳神 _ 117
重心的轉換、神意不能斷 _ 118
通過意體培養(yǎng)精神,精神改變思維 _ 121
第二講 站樁、試力、摩擦步的進一步深化 123
立禪站樁、試力以及摩擦步之間的聯(lián)系 _ 123
更精微、深邃的練法 _ 123
培養(yǎng)意體在動當中的妙用——方法與機勢 _ 125
第三講 摩擦步練習指導 129
第七部分 推手、發(fā)力、斷手
講 原理與心法、難點與魅力 133
在實踐基礎上再談大成拳基本功的原理和心法 _ 133
第二講 承接 136
第三講 發(fā)力的基本內涵與要義 142
蓄意 _ 142
自身發(fā)力與身外發(fā)力 _ 144
發(fā)力的自身基礎 _ 146
第四講 大成拳發(fā)力的形式與初步訓練 149
大成拳發(fā)力的兩種形式 _ 149
自身發(fā)力的練習方法一:舒放的發(fā) _ 150
第五講 練習發(fā)力的重要原則 152
第六講 發(fā)力的幾種劃分及練習步驟 154
附:課后發(fā)力練習點評摘錄 _ 157
第七講 推手的訓練方法 166
神接意打以“中”的狀態(tài)去用和練 _ 167
第八講 體認發(fā)力與基本功的再次深化 169
各種拳術的力量與真實的發(fā)力 _ 169
大成拳的發(fā)力的實質與深入練習 _ 171
第九講 用與練 176
第十講 用功的方法——次第不同,用意不同 182
第十一講 再談大成拳是什么 185
第十二講 以靜制動的原理與訓練 187
以靜制動 _ 187
把身體練空 _ 191
為什么要練上下步推手 _ 194
附:答疑摘錄 _ 196
第十三講 原理與練習 223
原理與能力練習 _ 223
原理與次第練習 _ 225
第十四講 拳學修養(yǎng)的信條及生活中的練習 228
第十五講 “面前有人當無人”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