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尚塔爾·托瑪為法國文壇名家、著名思想史家、“費米娜文學獎”得主, 文筆細膩優(yōu)雅,尤其擅長出入歷史掌故之間,提煉筆下人物最生動精細的多面肖像。 而她,曾受教于當代著名思想家、符號學家、文藝理論家羅蘭·巴特。 這本書寫大師的致敬作品,以近乎零距離的直擊視角, 原音原地重現羅蘭·巴特生活的時空場景, 為1970年代人才輩出、靈光四射的巴黎知識界,寫下深刻、迷人的注腳。作者眼中的符號學泰斗,不再只是活在“零度寫作”中的神話分析師, 而是一位沐浴在南法家鄉(xiāng)日光中的日常沉思者。 他以帶有“天鵝絨般豐潤質感”的嗓音迷倒眾人,穿著湖水綠的柔軟棉衣, 筆下的藍墨水在講究的紙張上添加思緒的色彩。 他也在冬日花園的幽暗影像中,滌化了對母親的哀悼, 卻在與歷史學家的跨時空神交時犯了偏頭痛……在作者看來,羅蘭·巴特是一個個完全被寫作欲望所棲息的作家,而且他有寫作的特殊性,可以讓人感受到這種欲望,分享他的小說。同時,他的教學是理性分析和禪意留白的混合體。作者通過這部語言優(yōu)美,感情充沛的作者為讀者刻畫出一代符號學大師羅蘭·巴特的價值觀:對語言的熱愛,用差異代替沖突,對當下的品味和生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