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走向后經(jīng)學時代

走向后經(jīng)學時代

走向后經(jīng)學時代

定 價:¥58.00

作 者: 陳少明 著
出版社: 中山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康樂哲學文存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6069900 出版時間: 2020-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1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全書從經(jīng)學的終結及變遷的角度,討論中國近現(xiàn)代轉(zhuǎn)折過程中的一些思潮、人物與學問。內(nèi)容以西學的沖擊為背景,從經(jīng)學經(jīng)世、考據(jù)與義理三個層次的功能在后經(jīng)學時代的分化,觀察、描述失去經(jīng)世作用之后,經(jīng)學的考據(jù)與義理向現(xiàn)代史學(古史辨運動)與哲學(現(xiàn)代新儒家)過渡的軌跡,以及由此開啟或以此為戰(zhàn)場的文化保守主義與激進主義之爭。相關的思想論爭不僅表達了對社會、政治不同的價值訴求,同時也改寫了新的知識版圖,其中包括新學術運動的興起及相關學派的形成。此外,西學與中學的匯聚也是新知識圖景的組成部分。學問、價值與精神,這三個詞構成本書的主題。同時,明確的方法論意識,也是作者的努力所在。

作者簡介

  陳少明,廣東汕頭人,哲學博士。1986年起于中山大學哲學系任教,現(xiàn)為哲學系教授,兼哲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先后受聘為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2009.9-2014.8),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5.1-2019.12)。并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哲學)評議組成員,第八屆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曾為哈佛-燕京學社、臺灣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訪問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訪問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中國的經(jīng)典解釋傳統(tǒng)、人文科學方法論等。近十年出版的著作有:《經(jīng)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8)、《做中國哲學:一些方法論的思考》(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及《仁義之間》(孔學堂書局,2017)等。

圖書目錄

世紀轉(zhuǎn)折點上的文化思潮
一、舊傳統(tǒng)與新思潮
二、古經(jīng)新釋:民族危機中的使命感
三、佛法人世及其后果
四、山呼海嘯,西潮東卷
簡短的結語
走向后經(jīng)學時代
一、從漢學到古史辨運動
二、宋學與現(xiàn)代新儒家
三、后經(jīng)學時代
在歷史與理念之間——漢宋學術與現(xiàn)代文化保守主義思潮
一、瓶與酒的說法
二、辨種性與悼禮俗
三、理念的防線
四、擺脫漢宋輪回
余論
從性理到理性——為紀念馮友蘭誕生100周年而作
一、性理及其問題
二、理的重構
三、以心抗理
四、有限理性的倫理觀
為自由衛(wèi)道——徐復觀的思想、學術與人格
一、為政治而學術
二、從自由看傳統(tǒng)
三、在漢、宋之間
四、一個知識分子的肖像
從徐復觀看儒學對當代政治觀念的反應
引言
一、政治儒學的重建
二、從“積極自由”看“內(nèi)在自由”
三、儒學與人權
結語
再論宋學與現(xiàn)代新儒家
康德哲學在近現(xiàn)代中國的影響
一、導言:論題的確立
二、理智與信仰
三、東方倫理與西方道德
四、美與人生觀
五、哲學與時代
黑格爾哲學與現(xiàn)代新儒家
一、在“絕對精神”背后
二、折中心、理
三、理性與理想
四、從廣闊的背景看
思想史與思想
一、為思想史辯護
二、為思想而學問
三、學會思想
四、一種形式化的謬誤
思想史解釋:邏輯與邏輯之外
一、思想史的語言特性
二、概念特性與思想構成
三、從注釋到詮釋
四、在方法的背后
作為知識形態(tài)的思想史
一、“思想史”概念分析
二、從意義詮釋看知識考察
三、科學史的啟示
四、解釋模式
等待“刺猬”——當代學風的一種思想史分析
一、洋典故的啟發(fā)
二、世紀的轉(zhuǎn)折點
三、“主義”領先
四、新史學:“刺猬”得勢之后
五、仍未得道
“哲學史”的正當性
道德重構中的制度與修養(yǎng)問題——兼談儒學與政治自由主義的關系
一、焦點:公德危機
二、制度防線
三、人格修養(yǎng)的文化資源
四、哲學討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