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洶涌而至的真相,當今世界要求身為分析師的我們重新審視“死亡沖動”的概念。早在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災難前夕,弗洛伊德和愛因斯坦就在交流中首次提及了這些問題。我們顯然有必要嘗試拉康在題為“精神分析倫理”的研討班中指出的道路。拉康嘆惋人類智慧發(fā)生某種程度的崩塌,與此同時他提出應該學習儒家智者,借道中國文化去詮釋有關人類發(fā)展的當下問題。拉康認為,科學讓我們登上“高速行進的火車”,駛向它無從知曉的未來,如果沒有人去關心倫理問題,這未來就有可能是毀滅性的。這里需要的就是智慧,是中國的先哲孜孜探尋的人類應有的存在方式:理仁。精神分析是一種“有關欲望的科學”。它能用“快樂的知識”去尋找智慧,來改善個體和集體的意識和明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