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王夫之莊學思想通論

王夫之莊學思想通論

王夫之莊學思想通論

定 價:¥65.00

作 者: 鄧聯合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317099 出版時間: 2020-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08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文是在明末清初這一特殊時代背景下結合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和社會生態(tài)闡述遺民士群的莊學思潮,解讀王夫之莊學思想的緣起。作者通過宋明理學主要是張載氣論思想為根基,以《船山全書》所涉及莊學論述為材料支撐,主要以《莊子解》為主,以王夫之“渾天”概念為入門之匙,以對比、重構方法將其與莊子天道觀建立聯系,闡述新義,繼之以“寓庸”“隨成”“能移”“相天”而貫通天人,將莊子之道拉回人間世,從而在天道觀上解構了莊子本真之義。而戒慎虛心之處世、凝虛守純、集“善氣”息“害氣”等精神修養(yǎng)方法,以及政治觀上肯定人的自然性、否定強一律的政治統(tǒng)治又體現出王夫之在重構儒家化莊學理論的同時也在逆構層面上吸收莊子道家思想,再現莊學在劇變環(huán)境中適應社會安頓人心的富有彈性和張力的理論活力。

作者簡介

  鄧聯合,男,1969年生,江蘇銅山人,哲學博士(北京大學2008年),曾任教于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2008-2019年),現為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百人計劃”教授(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已出版專著《“逍遙游”釋論——莊子的哲學精神及其多元流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莊子哲學精神的淵源與釀生》(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等5部,發(fā)表論文6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2項。

圖書目錄

序1

導論明清之際莊學思潮概觀
第一節(jié)晚明莊學大盛
第二節(jié)遺民心態(tài)與莊學
第三節(jié)明遺民儒家莊學的四種形態(tài)
第一章王船山莊學話語的兩種形態(tài)及其精神旨趣
第一節(jié)《莊子通》《莊子解》:寫作時間、體例及增注問題
第二節(jié)莊學專書:“因以通君子之道”
第三節(jié)莊學碎語:情理兩端
第二章“莊生非知道者”:王船山對莊子與儒家的劃界
第一節(jié)“天游”與人倫
第二節(jié)“私意”與道義
第三節(jié)“老莊”乃古今三大害之一
第四節(jié)“辟異端者,學者之任”
第三章莊出于老而高于老:王船山對莊子與老子的剝離
第一節(jié)老子:“持機械變詐以徼幸之祖”
第二節(jié)莊子“自立一宗”
第三節(jié)文本、語境與心態(tài)
第四章“以內篇參觀之”:王船山對莊子與后學的分疏
第一節(jié)內篇:意皆連屬,別為一宗
第二節(jié)外篇:純駁相間,定非莊子之書
第三節(jié)雜篇:博引泛記,誠內篇之歸趣
第四節(jié)略其曼衍,取其精蘊
第五章以“渾天”為大宗:《莊子解》的思想根基
第一節(jié)“渾天”述義
第二節(jié)“渾天”的雙向親緣性
第六章“游人之樊”:《莊子解》對莊子處世哲學的改造
第一節(jié)“隨成”以“師天”,“寓庸”以“逍遙”
第二節(jié)涉亂世之術
第七章“天游”與“相天”:《莊子解》的精神圣域
第一節(jié)“游于六合之外”
第二節(jié)“能移而相天”
第三節(jié)“通生死于一貫”
第八章“其神凝”:《莊子解》的工夫論
第一節(jié)凝虛守純
第二節(jié)集“善氣”,息“害氣”
第九章“帝王之道,止于無傷”:《莊子解》的政治思想
第一節(jié)“物之自治者,天之道”
第二節(jié)“因其常然,則仁可也,義可也”

附錄一《船山全書》涉莊老文獻輯錄
《周易內傳》
《周易內傳發(fā)例》
《周易大象解》
《周易稗疏》
《周易外傳》
《尚書稗疏》
《尚書引義》
《詩經稗疏》
《詩廣傳》
《禮記章句》
《春秋家說》
《春秋世論》
《續(xù)春秋左氏傳博議》
《四書稗疏》
《四書箋解》
《讀四書大全說》
《四書訓義》上
《四書訓義》下
《說文廣義》
《讀通鑒論》
《宋論》
《永嘉實錄》
《蓮峰志》
《張子正蒙注》
《思問錄》
《俟解》
《黃書》
《識小錄》
《搔首問》
《相宗絡索》
《船山經義》
《楚辭通釋》
《古詩評選》
《唐詩評選》
《明詩評選》
《姜齋文集》
《姜齋五十自定稿》
《姜齋六十自定稿》
《姜齋七十自定稿》
《柳岸吟》
《姜齋詩分體稿》
《姜齋詩編年稿》
《落花詩》
《遣興詩》
《和梅花百詠詩》
《雁字詩》
《船山鼓棹初集》
《詩譯》
《夕堂永日緒論》
《船山詩文拾遺》
附錄二王船山之老莊詮釋學的文本形態(tài)和思想取向
附錄三思想意圖與實際功用:王船山《老子衍》的詮釋學解讀
附錄四老子之“陰謀家”污名的思想史考察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