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吉布·馬哈福茲(1911—2006)1988年以“通過大量刻畫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現實主義,喚起人們樹立雄心——形成了全人類所欣賞的阿拉伯語言藝術”,成為首位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阿拉伯語作家。阿拉伯世界很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享有“埃及的歌德”美譽。作品傳達了對人類現狀與未來的深切憂慮和關懷,引人深思,激發(fā)良知。1920年代,埃及處于反帝愛國斗爭的革命風暴之中,他懷著滿腔的歷史責任感踏上寫作之路。先后創(chuàng)作了“歷史三部曲”(《命運的嘲弄》《拉杜比絲》《底比斯之戰(zhàn)》)、《新開羅》、《梅格達胡同》、《始與末》、《我們街區(qū)的孩子們》、《小偷與狗》等幾十部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其中“開羅三部曲”被認可為阿拉伯文學目前的里程碑作品。曾任埃及文學藝術很高理事會理事、電影局局長和文化部顧問。多次聲明自己信仰社會主義和科學,強調人的靈魂需要自我凈化。1970年獲國家文學表彰獎,1988年獲埃及很高榮譽尼羅河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