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VMI供應鏈運作
1.1 VMI供應鏈
1.2 VMI供應鏈學術研究進展
1.3 本書的主要內容
第2章 基于承諾契約的VMI供應鏈
2.1 引言
2.2 模型的建立
2.3 訂購量承諾契約
2.4 基于訂購量承諾的價格折扣策略
2.5 收益分享與訂購量承諾
2.6 數值分析
2.7 本章小結
第3章 基于期權契約的VMI供應鏈
3.1 引言
3.2 模型的建立
3.3 期權契約
3.4 期權契約與補貼契約的比較
3.5 補貨策略
3.6 數值分析
3.7 本章小結
第4章 考慮努力水平的VMI供應鏈
4.1 引言
4.2 研發(fā)努力和銷售努力決策
4.3 供應商研發(fā)努力決策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考慮品牌替代的VMI供應鏈
5.1 引言
5.2 VMI模型構建
5.3 供應商具有補貨能力
5.4 一個供應商供應兩個品牌
5.5 數值分析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消費者低價期待影響下的收益分享契約設計
6.1 引言
6.2 模型的構建
6.3 VMI模式
6.4 RMI模式
6.5 數值分析
6.6 本章小結
第7章 消費者低價期待影響下的期權契約設計
7.1 引言
7.2 模型的建立
7.3 VMI決策模型
7.4 VMI模式與RMI模式的比較
7.5 期權契約
7.6 數值分析
7.7 本章小結
第8章 服務水平影響下的VMI供應鏈
8.1 引言
8.2 基礎模型
8.3 動態(tài)競爭模型
8.4 補貼契約
8.5 數值分析
8.6 本章小結
第9章 供貨保證與補貨策略
9.1 引言
9.2 缺貨成本的影響
9.3 供貨保證
9.4 補貨策略
9.5 數值分析
9.6 本章小結
□□0章 研究結論與研究展望
10.1 研究結論
10.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