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譬喻經》
1.二人聽經喻
2.牛死兒嗥哭喻
3.老公丑惡喻
《雜譬喻經》
1.毒蛇喻
2.小沙彌斗外道喻
3.啖人王喻
4.佛說本末喻
5.諸沙彌共戲喻
6.佛度長者喻
7.子有異見喻
8.安息比丘更變喻
9.夫畏婦喻
10.四居士發(fā)愿喻
11.兄害幼弟喻
12.學淺沙門說法喻
13.老母欲隨子死喻
14.必居一億里喻
15.眾獼猴溺死喻
16.甕中身影喻
《六度集經》
1.鹿王
2.鱉魚、蛇與狐貍
3.鏡面王經
4.察微王經
《舊雜譬喻經》
1.薩薄降鬼喻
2.孑L雀王喻
3.沙彌為龍作子喻
4_月女與乞兒喻
5.三醉人喻
6.施甘果喻
7.新學比丘得道喻
8.國王繞塔喻
9.伊利沙慳貪為天帝所化喻.
10.從師學道喻
11.狐言婦癡喻
12.買禍喻
13.鸚鵡滅火喻
14.展轉相煞喻
15.擲環(huán)無所亡喻
16.得道因緣喻
17.種一生十喻
18.沙門煮草悉成牛骨喻
19.鱉不默聲喻
20.鬼欲啖王喻
21.齋福喻
22.破鬼神像喻
23:沙門衣墮地喻
24.如來所見喻
25.龍王得解脫喻
26.菩薩善度喻
27.甘果上佛喻
《佛說九色鹿經》
《撰集百緣經》
1.乾闥婆作樂贊佛緣
2.功德意供養(yǎng)塔生天緣
3.二梵志共受齋緣
4.差摩比丘尼生時二王和解緣
5.長爪梵志緣
《生經》
1.我所鳥
2.木人
3.如意珠
4.鱉與猴
5.狡猾的外甥
《法旬譬喻經》
1.蓮華
2.梵志兄弟四人避死不得
3.晝日執(zhí)炬
4.琉璃王
5.末利夫人持齋
6.調身人
7.世間何者最苦
8.世間何者可愛
9.妻子如客
10.智者養(yǎng)神.愚者養(yǎng)身
11.富蘭迦葉與佛桷試道德
12.佛以譬喻啟迪羅云
《中阿含經》
箭喻經(節(jié)選)
《雜譬喻經》
1.雀離寺師將沙彌下喻
2.兄弟二人共為沙門喻
3.伎兒作種種伎喻
4.比丘被擯喻
5.喜根喻
6.木師畫師喻
7.醫(yī)師治王病喻
8.惡雨喻
9.王子人山喻
10.田舍人喻
11.蛇頭尾共諍喻
12.捕鳥師喻
13.賣酪自存喻
14.草木皆可為藥喻
15.王好布施喻
16.有二種賊喻
《大莊嚴經》
1.難陀王
2.三歸依
3.吉相
4.換水
5.水中影
6.貓食
7.戰(zhàn)馬
8.留子
《出曜經》
1.馬駒
2.鹿野苑
3.鬼王
《賢愚經》
1.梵天請法六事品·尸毗王救鴿(節(jié)選)
2.摩訶薩堙以身施虎品(節(jié)選)
3.海神難問船人品
4.波斯匿王女金剛品
5.降六師品(節(jié)選)
6.長者無耳目舌品
7.檀膩羈品(節(jié)選)
8.象護品
9.婆世躓品(節(jié)選)
《雜寶藏經》
1.十奢王緣
2.棄老國緣
3.蓮華夫人緣
4.六牙白象緣
5.長者請舍利弗摩訶羅緣
6.祀樹神緣
7.難陀王與那伽斯那共論緣
8.老婆羅門問諂偽緣
9.婆羅門婦欲害姑緣
10.烏梟報怨緣
11.婢共羊斗緣
《百喻經》
1.愚人食鹽喻
2.以梨打破頭喻
3.婦詐稱死喻
4.渴見水喻
5.認人為兄喻
6.三重樓喻
7.說人喜嗔喻
8.殺商主祀天喻
9.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10.灌甘蔗喻
11.就樓磨刀喻
12.乘船失釬喻
13.人海取沉水喻
14.為婦貿鼻喻
15.斫樹取果喻
16.估客駝死喻
17.欲食半餅喻
18.偷葷牛喻
19.五人買婢共使作喻
20.見水底金影喻
21.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
22.五百歡喜丸喻
23.夫婦食餅公為要喻
24.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25.嘗庵婆羅果喻
26.詐言馬死喻
27.田夫思王女喻
28.比種田喻
29.老母捉熊喻
30.二鴿喻
《佛本行集經》
1.花鬢師
2.虬與獼猴
3.二頭鳥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1.仙人與象
2.獵人與動物
3.貓與鼠
4.獼猴撈月
《高僧傳》
1.漢洛陽安清
2.宋江陵辛寺釋法顯
《續(xù)高僧傳》
1.齊鄴下南天竺僧菩提達摩傳
2.齊鄴中釋僧可傳(節(jié)選)
《宋高僧傳》
唐五臺山竹林寺法照傳
《慈悲道場水懺序》(節(ji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