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結是在三年級的拉蒙·布迪紐看到父親毆打母親時種下的,那幅畫面徹底摧毀了他心目中的慈父形象。隨著拉蒙漸漸長大,他發(fā)現(xiàn),權勢熏天的父親不過是一個冷酷無情、卑鄙無恥的下流老頭。 年過中年的拉蒙·布迪紐不僅要“對抗”一個失職的父親,還要忍受冷漠的妻子以及無法溝通的孩子。他陷入深深的存在主義危機中。在尋求擺脫這種令人窒息的生活的方式時,他回溯以往的人生,試圖找到那個出錯的時刻,并將自己的生活帶回正軌。他知道那個時刻與他的父親有關,卻難以下決心采取行動。他審視當下的生活,不得不面對自身的“原罪”: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父親給的。拉蒙將如何解決他和父親之間的問題、實現(xiàn)自我救贖?而他的命運又給依然生活在黑暗里的人們怎樣的啟示? 《感謝火》寫的不僅是兩代人之間的恩怨,而是以一個家庭悲劇為切入口,反應彼時烏拉圭的社會狀況:社會停滯不前、價值觀念扭曲、道德嚴重墮落。這樣的社會將對人們產生怎樣的影響?書中揭示的不僅是拉蒙一個人的困惑,更是一代人尋找自身命運時的彷徨與躑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