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單位的厘定
(一)縣政:國家治理的基礎
(二)縣域政治研究的關鍵點
三 既有研究回顧
(一)國家(政黨)與鄉(xiāng)村社會研究
(二)官僚體制及其與國家(政黨)關系研究
四 研究方法與主要概念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概念
五 個案縣介紹
(一)地理環(huán)境
(二)經濟狀況
(三)政治變革
第一章 傳統(tǒng):基層社會的治理困境與官僚制度
一 基層治理中的地方與國家
(一)“官紳共治”:傳統(tǒng)基層社會的治理形態(tài)
(二)“政不下縣”:縣政官僚化的限度
二 權力下沉與“內卷化”困境
(一)晚清:政權下鄉(xiāng)與國家汲取的異化
(二)民國:基層治理的武化與匪化
三 傳統(tǒng)官僚政治的內在緊張
(一)傳統(tǒng)官僚政治的惰性與君權掣肘
(二)君主對官僚體制的整肅
四 傳統(tǒng)問題的現(xiàn)代拓展
第二章 滲入:政黨下鄉(xiāng)與鄉(xiāng)村社會秩序的重構
一 政治運動與鄉(xiāng)村精英的集體更迭
(一)反奸反霸:舊的政治精英的覆滅
(二)土地改革:傳統(tǒng)社會精英的解體
(三)話語重構:土改意義的雙重解釋
二 權力下沉與基層政治秩序的重構
(一)初期的組織發(fā)展與政治滲透
(二)以黨為核心的秩序重構
三 合作化運動與農村社會的政治整合
(一)晉縣合作化的實踐邏輯與過程
(二)合作化運動的推動機制及其影響
四 公社制度的嵌入及其運作模式
(一)晉縣公社制度的嵌入
(二)公社制度的組織結構與運作模式
第三章 張力:基層政權體系的科層化與經營性
一 基層政權體系的科層化及其政治印象
(一)基層社會日??刂频漠惢?br />(二)基層政權體系的科層化
(三)官僚風氣的政治印象
二 基層干部行為的經營性與地方性
(一)利益經營與政治理想的侵蝕
(二)地方性與基層利益的平衡
三 平均理念中的等級分層與身份固化
(一)社會平均中的等級分層
(二)社會流動中的身份固化
第四章 整肅:革命語境下的運動式整合與權力實踐
一 政治整合行政:政黨對基層權力的再造
(一)群眾運動與基層權力整合
(二)基層權力整合的組織規(guī)范
二 新體制下的革命輸入與權力沖突
(一)政治泛化下的革命輸入
(二)階級話語下的基層權力重塑
(三)革命嵌入下的基層政治樣態(tài)
三 走向失序的政治革命與縣域權力更替
(一)秩序混亂中的權力更替
(二)政治運動的發(fā)生機制與基層秩序
(三)農民的“權力”實踐與階級關系樣態(tài)
第五章 深嵌:日常行政的政治化建構
一 黨政一體化模式的重構與領導體制的強化
(一)黨政權力的一體化和平行性建構
(二)領導體制的穩(wěn)定與強化
二 意識形態(tài)權力的建構與干部行為的政治化
(一)政治教育與生活政治化
(二)政治化與專業(yè)化的)中突
三 教育運動與精英復制鏈條的中斷
(一)教育運動與政治標準的強調
(二)精英復制鏈條的中斷
(三)干部下鄉(xiāng)與官僚風氣的克服
第六章 經營:權力支配下基層干部的利益經營與實踐
一 基層干部的類別與權力界分
(一)縣社干部:科層化的國家代表
(二)大隊干部:“雙面”代理人
(三)生產隊干部:基層當家人
二 利益導向的基層權力經營策略與運作
(一)權力支配下的謀利行為及其普遍化
(二)經紀模式的運作與集體理念的侵蝕
三 基層干部的角色溯源與行為爭議
(一)夾縫:政治轉型中基層干部的角色溯源
(二)嵌結:生存理性下基層干部的行為爭議
第七章 變通:鄉(xiāng)村傳統(tǒng)、地方利益與基層自主性
一 鄉(xiāng)村傳統(tǒng)與基層干部的生存邏輯
(一)庇護-依賴:鄉(xiāng)村規(guī)則與基層干部行為
(二)張力與博弈:隱性的抵制.
二 地方利益與基層干部的共謀行為
(一)地方利益的自我強化與分化
(二)基層政治的“共謀”與利益整合
三 革命意識的疲態(tài)和運動話語的消解
(一)告別理想:革命意識的集體倦怠
(二)規(guī)避風險:政策變通與消解
第八章 主要觀點和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