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約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司隸部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人。司馬談之子。早年遍游南北,考察風俗,采集傳說。初任郎中,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繼父職,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歷,對歷法進行改革。后因對李陵軍敗降匈奴之事有所辯解,得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fā)憤繼續(xù)完成所著史籍。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后稱《史記》,是中國早的通史。此書開創(chuàng)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書中不少傳紀語言生動、形象鮮明,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對后世史學、文學都有深遠的影響?!端抉R遷/中小學課本里的名人傳記叢書》從龍門司馬氏、壯游東南、伴君如伴虎、承父業(yè),任太史令和一生終結這五部分內容展現(xiàn)了司馬遷的成長歷程和其人生發(fā)展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