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詩人,自幼飽讀經史詩詞,文學素養(yǎng)十分深厚。每有感觸,必吟詩作詞以記之,《獅崖集》《北蹄草》《層云集》《回園詩存》《紅酣室詞》《藉廬楹存》,以及為出名的《呼江吸海樓詩》,等等,記錄了他一生的所遇所感。他是一個將軍,幼時就萌生報國之志,年輕時步人軍旅,在國民革命軍東征北伐中嶄露頭角;在淞滬會戰(zhàn)、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武漢會戰(zhàn)中臨危受命;在南昌會戰(zhàn)、長沙會戰(zhàn)、緬甸遠征中屢立戰(zhàn)功。他的詩人身份,因他的軍旅生涯而平添了磅礴氣勢、開闊胸懷。他的將軍身份,因他的淺吟低唱而增加了人文精神、儒將色彩?!皯?zhàn)時之詩史,詩中之戰(zhàn)史”,是對他鮮明特征的形象評價。他就是羅卓英,“歷三萬里程,打二百回仗”的悍將,筆耕不輟、佳作連連的詩人。如果要概括他的一生的話,他自撰的一首《書生》可作為代表:書生戎馬久經過,廿載黃塵事止戈。出戰(zhàn)恒呼破陣子,填詞喜作定風波。民無奢望煩苛少,政有新猷建設多。修養(yǎng)從今期孳息,牛羊桑柘問如何。走近他,就走進了那段崢嶸歲月;走近他,就走進了詩賦之天堂。筆者不才,擬詩一首,以紀念這位武將詩人:書生持槍驅倭寇,呼江吸海萬龍吟。百戰(zhàn)功勛銘滬贛,豈將溫飽負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