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鳳凰劍
02韋馱拳
03少林功夫三段教程
04《問道意拳》(上下)
05武術賽事品牌構建:理論與…
06探索大美太極
07國術健身 易筋經
08圖解八段錦太極拳一看就懂…
09太極伸筋拔骨健身功
10郭林新氣功
鄧方華 著
所謂“童子功”,一喻此功比較適合少年兒童練習,青少年筋骨初長,可塑性強,…
可購
董如軍 著
經過二十多年的公安院校警用格斗與傳統(tǒng)武術實戰(zhàn)教學訓練研究和實踐,遂將本門…
張濤 吳笑天
從古至今,造物觀念作為文化的分支,傳達和彰顯著一定的文化信息,體現出時代…
申國卿,程高芳 著
騰挪太極拳創(chuàng)始者李作智是焦作溫縣南張羌村人,長在黃河北岸邊,是土生土長的…
羅珅 著
本書基于高校武術教育教學改革的時代背景,為高校武術教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
張大輝 著
孫式太極拳道功由孫祿堂先生晚年所創(chuàng),后經孫劍云先生帶領弟子進一步完善,歷…
郭玉成,李守培 著
本書以標準化學科為依托,在科學構建武術標準化研究體系的基礎上,梳理武術標…
安慰 著
安慰先生游學于京、津、晉、冀,結交諸派名家,曾親炙王新午的太極拳和八翻手…
任其云 等 著
此書是一本創(chuàng)新著作,是在梅花拳和太極的基礎上,以梅花拳套路為基礎,借鑒太…
劉君合 著
暫缺簡介...
陸功翰 著
一般的運動員多是通過肌肉鍛煉,同時加強意識上的訓練,然后通過反復練習將意…
陳輝 著
本書以武術為研究對象,從文化和健身兩個方面展開論述,全書在系統(tǒng)闡述武術基…
徐其成 著
作者為***武術教練、裁判,原中國武術隊教練,其根據多年的教學和訓練經驗,…
洪浩 編
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武術的理論和實踐知識,不僅有助于孔子學院武術教師在赴任前…
雙福,李政初 等主編
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六字訣等作為中華健身術、養(yǎng)生術廣為流傳。本書收錄…
彭建敏 著
本研究對備戰(zhàn)2012倫敦奧運會中國男子花劍隊運動員的靈敏與快速力量進行理論和…
沈行佐 著
與沈氏雙胞胎兄弟認識有些年頭了。兄弟倆以認真樸實的態(tài)度參加各項武事活動,…
[日] 吉??掂O 著,宋卓時 譯
“空手道的正拳和拳擊的直拳有什么區(qū)別?” “空手道的前蹴和泰拳的刺蹬哪個…
傳統(tǒng)武術本是從古代戰(zhàn)場上防身保命、破陣殺敵的戰(zhàn)斗技術演變而來的,從本質上…
李應宏 著
“太極短棍,相對于長棍,其型制短而粗、堅而韌。其特點:以短見長、側重攻防…
李強 著
古人創(chuàng)造了這么優(yōu)秀的運動文化,我們有責任將其整理出來,讓她弘揚于世,造?!?/p>
陳鑫 著
《陳氏太極拳圖說》一函四冊,其內容可以概括為四部分:一是太極拳的基本理論…
宗維潔 編
24式太極拳,共24個動作,是1956年國家體委組織太極拳專家,以刪就簡,去其重…
王薌齋,馬國興 著
王薌齋先生一生從事傳統(tǒng)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實踐、研究與著述工作,先后有《…
馬國興 著
歷經多年,克服重重困難,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此次推出《馬國興釋讀渾元劍經》…
馬國興先生在《武魂》雜志上連續(xù)發(fā)表多篇署名文章,遂為武學界矚目。同期,經…
劉龍昌 著
該書由五部分構成,部分闡述了形意門和八卦門傳承;第二部分是作者與我國武術…
侯勝川 著
本書從內容上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內容為第一章。本部分主要分析了中國武術諺…
葉偉,王世英 著
武術散打是指兩人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運用武術中踢、打、摔和防守等技法,進行徒…
於世海 著
全書共八章,從價值與優(yōu)化兩個層面對高校武術教學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和研究。第一…
韋曉康 等 著
本書是以此調研報告為基礎撰寫的,書中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指包括武術在內的、…
釋永信 編
少林功夫是少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隨著中國的發(fā)展,與世…
陳思達 著
太極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體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內在精神。在“健康中…
甘泉 著
三十二式太極劍,是原國家體委(現為國家體育總局)運動司于1957年組織創(chuàng)編的…
三十二式太極拳,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武術研究院于1997年編…
董國興 著
四十二式太極拳,算上起勢與收勢,共42式,有一定的難度、強度和運動量。原國…
張振興 著
陳式太極拳,發(fā)源于河南溫縣陳家溝,是非常古老、久負盛名的太極拳派。當今流…
四十二式太極劍,是中國武術研究院于1990年組織創(chuàng)編的太極劍普及套路,非常適…
王衛(wèi)紹 著
楊式太極拳,系太極拳一大流派,由清末河北邯鄲永年人楊露禪,及其子楊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