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上用石灰畫一個圓圈,古時候叫作“灰闌”。在這個“無往而非灰闌”的世界里,且看本書作者如何抓住語言的自我分裂、消解,從“標準”與“敘述”的縫隙間,窺見戴著鐐銬跳舞的文學創(chuàng)作是怎樣以反諷消解“神圣”價值?!∽髡哂脺貪櫠胶偷墓P調,舉重若輕地展現“文本秩序與社會秩序的互動”。一方面,“小說”是如何被卷入社會之中,擔負建構社會的重任;另一方面,社會又如何深刻改變了我們想象、虛構和敘述歷史與現實的方式;在這一講述過程中,“小說”形式本身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作者嘗試多種解讀角度,不斷尋求新的闡釋可能性,拒絕將文本意義固化。 此次出版為增訂本,收錄有2001年版全部正文章節(jié)。附錄增加上萬余字,其中既有對本書的深度解讀,又有不少在之前的版本中從未出現過的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