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敘述學理論評析
第一章 敘述學有關“故事”與 “話語”的區(qū)分
第一節(jié) 有關二分法
第二節(jié) 三分法商榷
第三節(jié) “話語”與“故事”的重合
第二章 敘述學的情節(jié)觀
第一節(jié) 為何“情節(jié)”這一概念已變得極為模糊?
第二節(jié) 故事范疇的情節(jié)研究
第三節(jié) 情節(jié)究竟處于哪一層次?
第四節(jié) 與傳統(tǒng)情節(jié)觀的差異
第三章 敘述學的人物觀
第一節(jié)“功能性”的人物觀
第二節(jié)“心理性”的人物觀
第三節(jié)兩種人物觀之間的互補關系
中篇文體學理論評析
第四章 文體學的不同派別
第一節(jié) 對不同派別的區(qū)分
第二節(jié) 文學文體學
第三節(jié) 功能文體學
第四節(jié) 話語文體學第五節(jié)社會歷史/文化文體學
第五章 文學文體學有關文學與非文學的區(qū)分
第一節(jié) 文學文體學的區(qū)分
第二節(jié) 結構主義詩學的區(qū)分
第三節(jié) 綜合性質的區(qū)分
第六章 文體分析中語言形式與文學意義的關聯(lián)
第一節(jié) 從皮爾斯的批評看語言形式與文學意義的關聯(lián)
第二節(jié) 從費什的批評看語言形式與文學意義的關聯(lián)
第三節(jié) 語言形式與文學意義之關聯(lián)的客觀性
第七章 從勞治和米勒的重復模式看小說文體學的局限性
第一節(jié) 勞治的重復模式
第二節(jié) 米勒的重復模式
下篇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的重合面
第八章 敘述學的“話語”與小說文體學的“文體”
第一節(jié) “話語”與“文體”的差異
第二節(jié) “話語”與“文體”的重合之處
第三節(jié) 導致“話語”與“文體”斷裂的原因
第四節(jié) 近年來的跨學科分析
第九章 不同敘述視角的分類、性質及其功能
第一節(jié) 不同敘述視角的分類
第二節(jié) 全知敘述模式的性質與功能
第三節(jié) 第一人稱敘述與第三人稱有限視角敘述在視角上的差異
第四節(jié) 從一個生活片段看不同敘述視角的不同功能
第五節(jié) 視角越界現(xiàn)象
第十章 人物話語的不同表達形式及其功能
第一節(jié) 人物話語表達形式的分類
第二節(jié) 不同形式的不同功能與特點
第三節(jié) 中國小說敘述中轉述語的獨特性
引用文獻
索引
后記
附錄一 也談“敘事”還是“敘述”?
附錄二 再談西方當代文體學流派的區(qū)分
附錄三 談關于認知文體學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