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藝術發(fā)展的過程中,色彩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人們通過對自然中光色的觀察與啟示,總結與汲取了色彩的規(guī)律,創(chuàng)造出了許許多多優(yōu)秀的色彩文化藝術品,從繪畫、雕塑、紡織品、建筑、室內、裝潢設計等方面留下了寶貴的色彩藝術精品,成為在色彩學習方面的經典范本,這些色彩的印記又與時代、地理、環(huán)境、習俗等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具備了時代的特征。前人在不斷的色彩實踐中總結出使用方法,為我們提供了運用色彩的途徑,繼承中外傳統(tǒng)色彩的精華,使色彩在運用中有人文傳承的氣息,這樣在表現(xiàn)色彩上能迸發(fā)出更多的靈感。學習色彩重要的是能夠把色彩的語言傳達出來,讓人們通過色彩了解設計與繪畫的思想,而色彩的語言也直接影響到情感的抒發(fā),因此,研究色彩語言的共性與特性就顯得更為重要。自然色彩的豐富性和自然天成的和諧色彩面貌,讓我們體驗著光與色的無限魅力,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早中晚時間的不同、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在色彩上都有著明顯的區(qū)別,自然給予了我們多樣化的色彩體驗,也為我們向自然學習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色彩源泉。在色彩實踐中,我國古代早已形成了富于智慧的認識色彩方法,將繁雜的自然色彩歸納為五色體系之中,并與中國陰陽五行相應,是對于色彩世界好的闡釋,時至今日需要更好的繼承,建立色彩文化的自信。目前,在色彩認識上更多的是由繪畫寫生入手的方式,以感性的認知觀察與表現(xiàn)色彩,徒有感性認識難免以偏概全、故步自封。《色彩語言與設計應用》正是強調色彩的科學性和規(guī)律性,事實上,色彩涉及的學科范疇很廣,這就要求研究色彩、使用色彩必須以學科關聯(lián)和理性分析為基礎,再結合感性的認知,使色彩的運用達到理性與感性相結合。從牛頓對于光色的分解、發(fā)現(xiàn),直至孟塞爾色立體、奧斯特瓦爾德的色立體的建立,都為我們認識色彩構成了嚴謹?shù)目蚣埽瑢τ谏实幕疽?、配色方法、色彩生理與心理等諸多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充分準確地運用色彩。實踐證明,這些理論的認知成為產生出優(yōu)秀的色彩設計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