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學源流》,作者方授楚,寫于1936年,中華書局初版于1937年。為撰寫《墨學源流》,方授楚使用參考書達63種之多。此書對墨子學說考證精到,并對諸種異說進行駁斥,其治學必取真求信。全書分上下兩卷:上卷《墨子之生平及其學派》,共10章。系統(tǒng)研究了墨子生平、《墨子》一書、墨學產生背景和淵源、體系及其政治、經濟、宗教等學術思想,論述了墨家的組織、傳授及發(fā)展、衰微、復活的過程。將《墨經》看作是墨子學派的發(fā)展和進步,并專列《知識論與辯學》一節(jié),認為《墨經》最重知識,在辯學方面更有所發(fā)明,具體論述了《墨經》中名、辭、說及七種具體論式之要義。下卷《墨子之姓氏國籍學說辯》,共4章。分別辯駁墨子非姓墨,墨子為印度佛教徒、婆羅門教徒或亞拉伯回教徒諸說。后附有《墨學余論》,對近代學者有關墨子學說的見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為考證墨家學派及其源流較為詳細和系統(tǒng)的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