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J.卡贊斯坦: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美國政治學會前主席,美國康奈爾大學小沃爾特·S.卡彭特國際研究教席教授,《國際組織》雜志主編,國際關系建構主義流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研究領域包括政治經濟學以及世界政治中的安全與文化,代表作有:《國家安全文化:世界政治中的文化與認同》 《地區(qū)構成的世界:美國帝權中的亞洲和歐洲》 《世界政治中的反美主義》(與羅伯特·基歐漢合著)等。 魏玲:外交學院中國外交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奧克蘭大學(2003年)、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2007年)、富布賴特項目美國康奈爾大學(2012-2013年)高級訪問學者;東亞思想庫網絡(NEAT)、中國—東盟思想庫網絡(NACT)和中日韓思想庫網絡(NTCT)中國國家協(xié)調員;《外交評論》和《東南亞研究》編委;主要從事國際關系理論、地區(qū)主義和東亞地區(qū)合作研究。韓志立:2009年在外交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2015-2016年中美富布賴特項目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高級訪問研究學者,現(xiàn)為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國際關系理論和東亞地區(qū)合作。已出版專著一部,發(fā)表中英文論文多篇,參與學術編著、譯著多部。吳曉萍:外交學院英語與國際問題研究系副教授,法學博士。2008-2009年中美富布萊特項目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學、2016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學,研究方向為國際制度與中國外交。已發(fā)表中英文論文數篇,參與學術編著、譯著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