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一、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基本特征
二、世界戲劇三大表演體系中的梅式體系
章 中國戲曲的起源與形成
一、巫覡、優(yōu)
二、漢代百戲
三、唐代歌舞戲
四、參軍戲
五、宋金雜劇
六、宋元南戲
七、元雜劇
八、明清傳奇
第二章 戲曲表演行當、程式及特技
一、戲曲表演行當及其歷史演變
二、戲曲表演的基本功
三、戲曲表演程式
四、戲曲表演特技.
第三章 戲曲舞臺美術
一、戲曲臉譜及旦角發(fā)式
二、戲曲服裝的藝術特點及種類
三、戲曲服裝、盔頭、道具、化妝專業(yè)劃分
第四章 戲曲名詞及劇目分類
一、科班、戲班、家班
二、演出場所及舞臺
三、票友、票房、梨園行、梨園世家
四、男旦、坤旦、坤伶、坤生
五、兩下鍋、兩門抱、升平署、內廷供奉
六、戲曲劇目分類
七、戲曲諺語、術語
第五章 京劇的形成與表演行當構成
一、京劇的孕育與形成
二、京劇表演行當構成
第六章 京劇表演流派
一、京派、海派
二、京劇形成之初的表演流派
三、京劇史上次鼎盛時期主要表演流派
四、京劇史上第二次鼎盛時期主要表演流派
第七章 京劇聽覺藝術
一、京劇音樂板腔體、唱腔句式
二、京劇樂隊
三、京劇音樂曲調"二黃板腔"
四、京劇音樂曲調"西皮板腔"
五、京劇音樂曲調"南梆子""高撥子""昆曲"
六、京劇音樂"曲牌"
七、京劇音樂"鑼鼓經"
八、京劇聲韻
九、京劇念白
第八章 傳統(tǒng)地方戲曲
一、昆山腔聲腔系統(tǒng)
二、黃梅調聲腔系統(tǒng)
三、紹興戲聲腔系統(tǒng)
四、蹦蹦戲聲腔系統(tǒng)
五、梆子戲聲腔系統(tǒng)
六、弋陽腔聲腔系統(tǒng)
七、揚琴戲聲腔系統(tǒng)
八、皮黃腔聲腔系統(tǒng)
九、灘簧聲腔系統(tǒng)
十、閩南戲聲腔系統(tǒng)
十一、西南戲聲腔系統(tǒng)
十二、河南戲聲腔系統(tǒng)
十三、二人轉聲腔系統(tǒng)
十四、二人臺聲腔系統(tǒng)
十五、隴東道情聲腔系統(tǒng)
十六、藏戲聲腔系統(tǒng)
第九章 傳統(tǒng)戲曲經典劇目選介
一、《竇娥冤》
二、《西廂記》
三、《趙氏孤兒》
四、《牡丹亭》
五、《長生殿》
六、《桃花扇》
七、《白蛇傳》
八、《梁山伯與祝英臺》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