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新時期小說與影視傳媒

新時期小說與影視傳媒

新時期小說與影視傳媒

定 價:¥128.00

作 者: 李紅秀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6188163 出版時間: 2016-11-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5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新時期小說與影視傳媒》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成果。作者大膽地打破了文學、電影學和電視藝術學之間的學科界限,采用“大文學”的整體觀,詳細研究了新時期小說與新時期影視劇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本專*研究方法獨特,把分類研究和個案研究充分結(jié)合起來,既有整體概述,又有個案分析。作者把新時期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分為九大類:反思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改革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知識分子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知青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文化尋根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先鋒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婚戀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新寫實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主旋律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同時,重點論述了《天云山傳奇》《芙蓉鎮(zhèn)》《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喬廠長上任記》《新星》《野山》《人到中年》《黑炮事件》《背靠背,臉對臉》《蹉跎歲月》《今夜有暴風雪》《人生》《那五》《黑駿馬》《孩子王》《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被愛情遺忘的角落》《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長恨歌》《一地雞毛》《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來來往往》《高山下的花環(huán)》《便衣警察》《生死抉擇》等影視劇與新時期小說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本專*首次對新時期小說與新時期影視劇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和整體把握,無論是對新時期小說研究,還是對新時期影視劇研究,都提供了獨特的研究視角和翔實可靠的資料。本專*圖文并茂,既有作家和導演的圖片,又有影視劇劇照;既可作為中國當代文學的研究資料,又可為電影學和電視藝術學研究提供學術參考。

作者簡介

  李紅秀,四川省南江縣人。文學博士,重慶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曾任貝寧阿波美—卡拉維大學(University of Abomey-Calavi in Benin)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文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美國德瑞克大學(Drake University)訪問學者,教育部學位中心評議專家,重慶市宣傳文化“巴渝新秀”青年文化人才,重慶市社科文庫專家,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影視文學和新聞傳播學研究。 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時期小說與影視傳媒關系研究”1項,主持重慶市教委科研項目3項,主持研究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其中,學術專*《新時期的影像闡釋與小說傳播》獲重慶市第六次社科成果三等獎,《大學生人格教育系統(tǒng)創(chuàng)新研究》獲重慶市第三屆高等教育項目成果二等獎,論文《重慶建設內(nèi)陸開放型文化品牌的思考》獲重慶市教委一等獎。在《文藝理論與批評》《中國圖書評論》《文藝爭鳴》等核心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80多篇,其中1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全文轉(zhuǎn)載,多篇被選入《復印報刊資料索引》中。在《重慶日報》《重慶晚報》等媒體上發(fā)表消息、通訊、新聞評論等作品800多篇。主編教材《政治與公共事務報道》(2013)、《當代文秘寫作》(2009)和《影視傳播概論》(2007),參編《周文研究論文集》(2013)、《再論周文》(2005)。

圖書目錄

緒論  新時期小說與影視傳媒的整體觀念
一  關于“新時期”與“新時期小說”
二  關于新時期影視劇
三  新時期小說與新時期影視劇的整體觀
四  關于分類研究
第一章  反思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
第一節(jié)  歷史傷痛的集體反思
一  作家的切身體驗與時代思考
二  導演對特殊年代的影像化表達
三  忠實移植的影像闡釋
第二節(jié)  《天云山傳奇》的時代變遷與命運沉浮
一  作家的表達與導演的選擇
二  小說敘事與影像敘事
三  影像闡釋的冒險與成功
第三節(jié)  《芙蓉鎮(zhèn)》的小人物與大社會
一  文學形象與影像人物
二  小說情節(jié)  與電影場景
三  “謝晉模式”的小說反思
第四節(jié)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鄉(xiāng)村敘事與政治運動
一  鄉(xiāng)村景象與家庭敘事
二  兩部電影的不同風格
三  忠實原著與小說影響
第二章  改革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
第一節(jié)  改革主潮與時代呼喚
一  改革浪潮的文學表達
二  改革歷程的影像紀實
三  從文學書寫到影像敘事
第二節(jié)  《喬廠長上任記》的改革理想與現(xiàn)實矛盾
一  文學改革與時代改革
二  改革電視劇的開創(chuàng)價值
三  兩個文本的標志性意義
第三節(jié)  《新星》的銳意進取與守舊勢力
一  改革與守舊的政治較量
二  電視劇改編的審美效果
三  影像傳播與時代脈搏
第四節(jié)  《野山》的鄉(xiāng)村變化與觀念沖突
一  “換妻”背后的鄉(xiāng)村變革
二  小說情節(jié)  的影像化處理
三  影像挖掘與價值提升
第三章  知識分子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
第一節(jié)  知識分子的政治命運與時代責任
一  人生道路與社會政治
二  影像傳播中知識分子形象的多樣性
三  知識分子命運的時代思考
第二節(jié)  《人到中年》的現(xiàn)實處境與責任意識
一  任勞任怨的奉獻與現(xiàn)實處境的艱難
二  知識分子形象的影像化再現(xiàn)
三  人物氣質(zhì)與“神似”演員
……
第四章  知青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
第五章  文化尋根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
第六章  先鋒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
第七章  婚戀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
第八章  新寫實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
第九章  主旋律小說與影視傳媒的關系
結(jié)語  新時期小說與影視傳媒的多元關系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