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論
一 問題意識的說明
二 研究方法的自覺與轉換
第一章 信任的一般原理
第一節(jié) 信任的語義分析與類型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 信任的基本分類
第二節(jié) 契約型信任的社會語境
一 抽象性和工具化
二 變動性與風險性
第三節(jié) 契約型信任的理論譜系
一 霍布斯的社會契約論與信任
二 洛克的社會契約論與信任
第四節(jié) 契約型信任的結構化分析
一 契約型信任的對象
二 契約型信任的主體
第二章 信任型法治的觀念結構和制度機理
第一節(jié) 形式法治與信任
一 何為形式法治
二 形式法治在行政法學中的規(guī)范性構造
三 形式法治與信任
四 形式法治的實現(xiàn)主體:官僚制與形式理性
五 形式法治對信任生產的功效:質疑與反思
第二節(jié) 實質法治與信任
一 何為實質法治
二 實質法治與信任
第三章 信任型法治政府在中國(上):背景、方式及困境
第一節(jié) 法治——走向契約社會的制度突破口
一 中國從身份社會向契約社會的過渡
二 法治道路的選擇
三 法治行政的立法表達
第二節(jié) 普法、守法與法治信任
一 普法運動
二 普法中的政府與民眾關系
三 普法與普遍信任之間的張力
四 普法運動中民眾的覺醒
第三節(jié) 立法表達與執(zhí)法實踐的錯位
一 基層政府的執(zhí)法困境
二 法律實踐中矛盾的民眾形象
第四章 信任型法治政府在中國(下):深層結構的病理分析
一 文化結構:走不出的身份社會?
二 權力結構試錯性改革的不穩(wěn)定性
第五章 重塑信任型法治政府的策略選擇:自治的視角
一 社會失范與信任重塑
二 以自治重塑信任
代結語 走向信任型法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