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tǒng)的對馬克思權力批判思想或權力思想的研究中,多認為馬克思的權力思想僅限于國家權力或階級斗爭權力之類的政治權力,即他在批判統(tǒng)治階級對被統(tǒng)治階級進行剝削與壓迫的時候才會談到權力問題。因此,對馬克思權力批判思想的討論或研究就被限制在有限的范圍之內,無法真正把握馬克思權力批判思想的理論原象與現實動態(tài)。而馬克思哲學的發(fā)展是與他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水平不斷提高相聯(lián)系的,這里面不僅包含著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發(fā)展線索,實際上還包含著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現實的權力批判線索,這一線索的發(fā)展是與馬克思哲學歷史觀的發(fā)展同步進行的,但長期被遮蔽在馬克思的文本中。這條線索經歷了從早期的客觀唯心主義和一般唯物主義視域下對資本主義法權的批判,經過中期的廣義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對資本主義政治權力的批判,再到成熟時期狹義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對資本主義經濟權力批判的發(fā)展過程,當然,不同時期和不同歷史觀視域下馬克思權力批判思想的差異并非在絕對割裂的意義上進行的,只是由于不同階段下主導性的權力批判邏輯和批判目標不同而已,并且后一階段的權力批判思想總是在繼承與發(fā)展前一階段權力批判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