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目錄
第一卷
法理法史
堅持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李步云
論中國古代民法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張晉藩
“法”辨 梁治平
程序比較論 季衛(wèi)東
論法律移植與比較法學 沈宗靈
變法,法治建設及其本土資源 蘇力
論“ 法治” 構成要件——兼及法治的某些原則及觀念 徐顯明
中西法律傳統(tǒng)中的“親親相隱” 范忠信
權力的多元化與社會化 郭道暉
法治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 張文顯
憲法行政法
進一步研究新憲法, 實施新憲法 張友漁
論國家主席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許崇德
比較行政法的幾個問題 王名揚
依法行政論綱 應松年
公務法人問題研究 馬懷德
論建立統(tǒng)一的公法學 袁曙宏
公眾參與與行政法治 姜明安
國體概念史:跨國移植與演變 林來梵
論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中的若干憲法問題 韓大元
國際法
論國際私法關系中解決法律選擇的方法問題 李雙元
從國際條約對第三國的效力看強行法與習慣法的區(qū)別 萬鄂湘
論條約必須信守原則 李浩培
中國沖突法體系初探 黃進
外資準入的晚近發(fā)展趨勢與我國的立法實踐 徐崇利
論國際投資法的晚近發(fā)展 余勁松
國際私法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面臨的挑戰(zhàn) 肖永平 李臣
《鹿特丹規(guī)則》的評價與展望 司玉琢
中國參與國際氣候治理的法律立場和策略:以氣候正義為視角 曹明德
第二卷
民商法
我國民法在經濟體制改革中的發(fā)展與完善 佟柔 王利明
論股權 江平 孔祥俊
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董事會 王保樹
論民事權利體系 謝懷栻
論不動產物權登記 孫憲忠
從近代民法到現(xiàn)代民法——20世紀民法回顧 梁慧星
論債與責任的融合與分離——兼論民法典體系之革新 魏振瀛
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當代發(fā)展——兼論我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重構 馬俊駒 聶德宗
公司詞義考:解讀語詞的制度信息 方流芳
WTO與中國社會主義市場法律制度建設問題 王家福
侵權行為法的一般條款 張新寶
客觀誠信與主觀誠信的對立統(tǒng)一問題——以羅馬法為中心 徐國棟
水權與民法理論及物權法典的制定 崔建遠
知識財產權解析 劉春田
民法價值判斷問題的實體性論證規(guī)則——以中國民法學的學術實踐為背景 王軼
從資本信用到資產信用 趙旭東
《侵權責任法》規(guī)定的網絡侵權責任的理解與解釋 楊立新
論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著作權侵權責任 吳漢東
民法的人文關懷 王利明
經濟法
論公民環(huán)境權 呂忠梅
論稅收法定主義 張守文
中國反壟斷立法問題研究 漆多俊
論政府環(huán)境責任的缺陷與健全 蔡守秋
民間金融法制化的界限與路徑選擇 高晉康
民間借貸規(guī)制的重點及立法建議 岳彩申
論我國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異化及其監(jiān)管 馮果 蔣莎莎
“專車”類共享經濟的規(guī)制路徑 唐清利
第三卷
刑法
想象的數罪與法規(guī)競合 馬克昌
建立刑事一體化思想 儲槐植
論刑法的謙抑性 張明楷
非刑罰化——當代刑法改革的主題 梁根林
公共政策與風險社會的刑法 勞東燕
論四要件犯罪構成理論的合理性暨對中國刑法學體系的堅持 高銘暄
網絡犯罪與中國刑法應對 于志剛
形式解釋論的再宣示 陳興良
論《刑法》第133條之1的規(guī)范目的及其適用 馮軍
刑事立法的法教義學反思——基于《刑法修正案(九)》的分析 車浩
訴訟法
論民事、經濟審判方式的改革 王亞新
市場經濟與民事訴訟法學的使命 江偉
民事審判中的調審分離 李浩
民事訴訟基本模式:轉換與選擇之根據 張衛(wèi)平
審判中心主義及其對刑事程序的影響 孫長永
媒體監(jiān)督與司法公正 卞建林
我國檢察權的反思與重構——以公訴權為核心的分析 陳衛(wèi)東
審級制度的建構原理——從民事程序視角的比較分析 傅郁林
印證與自由心證——我國刑事訴訟證明模式 龍宗智
刑事和解初探 陳光中 葛琳
中國刑事案卷制度研究——以證據案卷為重心 左衛(wèi)民
能動司法若干問題研究 顧培東
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中國模式 陳瑞華
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