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釋道誠編集,其編撰本意是為當時的初入法門者提供閱讀佛經的方便,全書分為姓氏、稱謂、住處、出家、師資、剃發(fā)、法衣、戒法、中食、禮數、道具、制聽、畏慎、勤懈、三寶、恩孝、界趣、志學、說聽、躁靜、諍忍、入眾、擇友、住持、雜紀、瞻病及送終共27篇,收錄679個條目,引經據典介紹了佛教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歷史沿革、儀軌制度等,以類相從,簡明扼要,可以說它既是一部以類書形式編撰的解釋佛教重要詞匯的辭書,也是佛教徒修行入門的指導書,對當代普通讀者了解佛教文化知識亦有重要意義。其引證廣博,收錄了當時有關佛教制度、風俗的大量資料,尤其是作者所見南北不同習尚,并保存了一些佚書,對理解佛教常識、研究當時佛教狀況及相關問題有重要意義。 此次整理以日本寬永十年(1633)本為底本,校以明刻二卷本、《佛學備要》本、世界書局刊行本等,詳加校勘標點,以簡體橫排面貌呈現。注釋以考見引文出處、解釋佛教術語為主,對出處可考的引文皆注明經名、卷數,并適當征引原文,做出具有集校集注性質的定本。書后附有條目索引,以便讀者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