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術》約成書于9世紀末至10世紀初,拜占庭馬其頓王朝皇帝利奧六世在位期間,是篇幅相對較長,保存也相對較好的拜占庭帝國軍事典籍。主持編纂這本書的利奧六世皇帝,綽號“智者”,一生好學,是馬其頓王朝拜占庭文化復興的奠基人之一,《戰(zhàn)術》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而且有幸得以存留至今。 相比簡約凝練,但對后世非專業(yè)研究者而言過于抽象的中國古典時代軍事典籍(《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等),《戰(zhàn)術》更類似于同時代的中國軍事典籍,如《武經總要》和成書時間更晚的《紀效新書》,其語言也更平實,討論的問題也更具體,直觀地展現了當時拜占庭帝國的軍事戰(zhàn)爭組織者和執(zhí)行者需要面對的種種問題。 應當提及的是,利奧六世并不是一個熱衷親自指揮軍隊的人,因此在主持編寫《戰(zhàn)術》時,他高度依賴前人的成文與幕僚的經驗;同時,在他執(zhí)政期間,拜占庭帝國的對外戰(zhàn)爭也是敗多勝少,西西里島余下的主要抵抗據點全部丟失,保加利亞沙皇西美昂擊潰拜占庭軍隊主力并逼迫帝國納貢,阿拉伯海盜洗劫了帝國的大城市塞薩洛尼基。所以說,相比此后的福卡斯家族和其他武將,利奧六世是“久病成良醫(yī)”;也正如此,《戰(zhàn)術》才會以懇切的語氣要求后世指揮者恪盡職守,并勾勒出同時代戰(zhàn)爭的各種細節(jié),給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無價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