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shù)據通信虛擬R&D網絡及其治理機制研究

虛擬R&D網絡及其治理機制研究

虛擬R&D網絡及其治理機制研究

定 價:¥56.00

作 者: 洪進,洪嵩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277898 出版時間: 2018-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研究基于創(chuàng)新系統(tǒng)、社會網絡、交易區(qū)等理論和方法,對虛擬R&D網絡的本質和內在機制進行了理論和實證上的探索性研究,并結合國內生物制藥產業(yè)發(fā)展的實踐,從發(fā)明者網絡的視角,對我國生物制藥產業(yè)合作網絡的演化特征進行分析,重點討論了生物制藥產業(yè)的發(fā)明者合作強度、專利合作率、子網絡的密度、平均中心度、高產發(fā)明者所占比例、重復發(fā)明者等方面的問題,揭示了我國生物制藥產業(yè)發(fā)明者合作網絡的特征,并進一步分析其對專利質量的影響。本研究不僅豐富了虛擬 R&D網絡理論基礎,還對我國生物制藥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作者簡介

  洪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美國管理學會(AOM)會員;中科大科普產業(yè)研究所副所長。曾獲王寬誠教學一等獎(2007)、二等獎(2011)、2013年度安徽MBA優(yōu)秀教師。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篇 研究背景與理論基礎
第1章 導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網絡時代的虛擬R&D組織 2
1.1.1 全球化趨勢和R&D國際化 2
1.1.2 信息技術和網絡社會 4
1.1.3 知識經濟和知識創(chuàng)新 5
1.1.4 組織演化和虛擬組織的發(fā)展 6
1.2 研究的重要性與意義 7
1.3 研究方法 9
1.3.1 社會網絡分析方法 9
1.3.2 專利分析方法 10
1.3.3 其他分析方法 11
1.4 研究基本框架與內容 11
1.5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16
第2章 虛擬R&D組織的基礎理論及研究進展 18
2.1 虛擬R&D組織的概念和特征 18
2.1.1 虛擬組織的概念緣起 18
2.1.2 虛擬R&D組織的概念 21
2.1.3 虛擬R&D組織的特征 24
2.2 虛擬R&D組織產生的
理論基礎 25
2.2.1 交易成本理論與虛擬R&D組織 25
2.2.2 社會網絡理論與虛擬R&D組織 27
2.2.3 資源基礎論 31
2.2.4 委托-代理理論與虛擬R&D組織 33
2.3 虛擬R&D組織研究進展 35
2.3.1 虛擬R&D組織研究現(xiàn)狀 35
2.3.2 虛擬R&D組織在生物醫(yī)藥產業(yè)的應用研究 36
2.3.3 虛擬R&D組織研究進展評述 38
第3章 虛擬R&D組織的演化、基本形態(tài)及特征分析 40
3.1 R&D組織的歷史演化 40
3.1.1 R&D組織歷史發(fā)展的回顧:科學技術建制化 40
3.1.2 R&D組織演化的基本邏輯:從層級制模式到網絡模式 44
3.2 虛擬R&D組織的基本形態(tài) 49
3.2.1 虛擬R&D組織的分類 49
3.2.2 單主體虛擬R&D組織分析及其運行機制研究 51
3.2.3 多主體虛擬R&D網絡組織及其運行機制研究 54
3.3 虛擬R&D組織的特征分析 57
3.3.1 虛擬R&D組織的區(qū)位特征分析 57
3.3.2 虛擬R&D組織網絡特征的分析 63
3.4 虛擬R&D網絡組織的邊界分析 71
3.4.1 組織邊界的基本含義 72
3.4.2 虛擬R&D組織邊界的界定 74
3.4.3 影響虛擬R&D組織邊界形成和演變的基本因素 75
3.4.4 合作型虛擬R&D網絡組織效率邊界分析 78
第二篇 虛擬R&D網絡的治理機制與知識管理研究
第4章 虛擬R&D網絡治理機制的基本分析 80
4.1 有關治理理論研究的簡要回顧 80
4.1.1 治理理論的基礎研究 80
4.1.2 網絡組織治理機制研究 83
4.2 虛擬R&D組織治理機制解析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 86
4.2.1 虛擬R&D網絡治理的理論基點分析 86
4.2.2 虛擬R&D網絡組織治理的基本原則 88
4.2.3 虛擬R&D組織治理機制解析的基本思路 90
4.3 基于契約的治理機制分析 93
4.3.1 關于組織契約性質的理論解釋 93
4.3.2 虛擬R&D組織的契約特征分析 96
4.3.3 虛擬R&D組織權力結構與共同治理 98
4.4 基于信任的治理機制分析 101
4.4.1 嵌入性與契約治理的再討論 102
4.4.2 信任機制的研究及信任范疇的解析 104
4.4.3 基于知識資源的信任治理機制分析 107
4.4.4 虛擬R&D組織信任機制形成的博弈分析 110
4.5 基于技術創(chuàng)新風險的治理 112
4.5.1 關于風險概念的理解 113
4.5.2 虛擬R&D網絡中技術創(chuàng)新風險識別 113
4.5.3 虛擬網絡中技術創(chuàng)新風險的治理 116
第5章 基于網絡治理的R&D組織
知識管理與創(chuàng)新 119
5.1 虛擬R&D組織中知識資源網絡 119
5.1.1 知識范疇及其分類 120
5.1.2 虛擬R&D組織中的知識資源網絡 123
5.2 組織傳播在虛擬R&D組織中的功能分析和機制分析 127
5.2.1 組織傳播的功能分析 127
5.2.2 虛擬R&D組織溝通機制的初步分析 129
5.3 虛擬R&D網絡中的知識溢出與知識產權治理 132
5.3.1 知識溢出的基本分析 132
5.3.2 R&D溢出效應的模型分析 134
5.3.3 基于溢出效應的知識產權治理 137
5.4 虛擬R&D組織的知識管理模式分析 140
5.4.1 知識管理中的關鍵因素 140
5.4.2 虛擬網絡中R&D項目知識管理的流程分析 143
5.4.3 虛擬網絡知識管理內在機制的初步分析 147
第6章 基于“交易區(qū)”理論的虛擬R&D網絡知識管理的拓展研究 151
6.1 “交易區(qū)”理論 151
6.1.1 “交易區(qū)”理論概述 151
6.1.2 “交易區(qū)”理論相關文獻綜述 153
6.1.3 “交易區(qū)”概念及實踐 155
6.2 虛擬R&D網絡中的“交易區(qū)”建構研究 156
6.2.1 “交易區(qū)”的分類 157
6.2.2 “交易區(qū)”建構前提 158
6.2.3 交流機制的形成 160
6.2.4 研發(fā)組織中知識共享活動的實現(xiàn) 161
6.3 虛擬R&D網絡中的邊界客體與知識分享分析 162
6.3.1 交易區(qū)中的邊界客體 162
6.3.2 “交易區(qū)”知識共享過程分析 164
6.3.3 知識共享的“3-T”模型 166
第三篇 我國生物制藥產業(yè)R&D網絡發(fā)展現(xiàn)狀及治理機制研究
第7章 中國生物制藥產業(yè)研發(fā)現(xiàn)狀與國際比較 168
7.1 我國生物制藥業(yè)及其研發(fā)活動現(xiàn)狀研究 169
7.1.1 生物制藥產業(yè)的基本狀況 170
7.1.2 生物制藥產業(yè)的研發(fā)活動現(xiàn)狀研究 173
7.1.3 生物制藥產業(yè)專利現(xiàn)狀分析 176
7.2 生物制藥產業(yè)的國際比較 184
7.3 生物制藥產業(yè)R&D組織模式概述 187
7.3.1 自主研發(fā)式的研發(fā)組織形態(tài) 188
7.3.2 跨組織式的研發(fā)組織形態(tài) 189
第8章 我國生物制藥產業(yè)發(fā)明者合作網絡特征、演化及對專利的影響 192
8.1 研究方法與數(shù)據 192
8.1.1 研究方法 192
8.1.2 數(shù)據來源處理 192
8.2 發(fā)明者合作網絡特征的演化 193
8.2.1 發(fā)明者合作強度及其演化 194
8.2.2 專利合作率及其演化 194
8.2.3 子網絡的網絡密度、平均程度中心度以及中介中心勢的變化趨勢 195
8.2.4 高產發(fā)明者所占比例變化趨勢 197
8.2.5 重復發(fā)明者對所占比例的變化趨勢 198
8.3 發(fā)明者合作網絡的演化 199
8.4 發(fā)明者合作網絡對專利質量的影響分析 201
8.4.1 研究方法與數(shù)據 201
8.4.2 實證分析結果 206
第9章 基于生物制藥專利的知識共享網絡分析 210
9.1 數(shù)據來源和處理方法 210
9.1.1 研究工具 210
9.1.2 數(shù)據來源 211
9.1.3 數(shù)據處理 212
9.2 發(fā)明者合作網絡特征分析——知識在“交易區(qū)”中的共享 214
9.2.1 合作網絡特征分析 215
9.2.2 專利數(shù)量省際分析 217
第10章 我國生物制藥產業(yè)虛擬R&D合作組織治理機制分析 220
10.1 生物制藥產業(yè)研發(fā)組織的組織架構形式 220
10.1.1 理論基礎:交叉研究組織理論 220
10.1.2 生物制藥產業(yè)研發(fā)組織架構形式 223
10.2 生物制藥產業(yè)研發(fā)組織的運行機制 225
10.2.1 生物制藥產業(yè)研發(fā)組織的協(xié)調機制 225
10.2.2 生物制藥產業(yè)研發(fā)合作組織的關鍵治理機制分析 227
10.3 行動者網絡與我國生物制藥產業(yè)技術的治理機制分析 231
10.3.1 行動者網絡理論 231
10.3.2 政策建議 233
第四篇 我國生物制藥業(yè)虛擬R&D組織的案例研究及政策建議
第11章 生物制藥業(yè)虛擬R&D網絡的案例研究 236
11.1 中國四大生物制藥產業(yè)創(chuàng)新模式比較研究 236
11.1.1 四大國家生物技術產業(yè)基地 236
11.1.2 各區(qū)域創(chuàng)新系統(tǒng)的比較 246
11.1.3 我國各地生物制藥產業(yè)發(fā)展差距擴大的原因 249
11.2 BioRegioN虛擬R&D網絡治理分析 251
11.2.1 現(xiàn)代生物技術產業(yè)化和BioRegioN的發(fā)展 251
11.2.2 BioRegioN虛擬網絡的結構分析和運行機制 253
11.2.3 BioRegioN虛擬網絡的若干治理問題 254
11.3 中歐生物科技合作創(chuàng)新網絡(BIONET)的運行和治理機制分析 257
11.3.1 創(chuàng)新網絡的文獻研究 257
11.3.2 BIONET的基本分析 260
11.3.3 BIONET運行和治理機制探討 262
11.4 政策建議 267
結語 271
參考文獻 272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