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知識讀物文化與自由:唯物史觀創(chuàng)新研究

文化與自由:唯物史觀創(chuàng)新研究

文化與自由:唯物史觀創(chuàng)新研究

定 價:¥46.00

作 者: 張三元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16090063 出版時間: 2016-12-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38 字數:  

內容簡介

  《文化與自由 唯物史觀創(chuàng)新研究》通過全面闡述唯物史觀的文化與自由思想,揭示唯物史觀的自由思想與文化精神,之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方法論意義和時代價值。馬克思的思想以及馬克思主義并非如此。這是一種誤讀、誤解,甚至是故意的歪曲、污蔑和誹謗。馬克思不僅關心人的物質利益,也同樣關心人的精神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絕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種純粹的物質生活而草草了事,其中,馬克思的精神生活思想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作者簡介

  張三元,湖北紅安人,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所所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人學學會理事、湖北省哲學學會和政治學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主要從事唯物史觀與當代中國文化問題研究。近5年來,在《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學術界》《江漢論壇》等期刊發(fā)表論文50余篇,其中,被CSSCI收錄30余篇。同時,在《散文》《美文》《長江文藝》等文學期刊發(fā)表了大量的文化隨筆。

圖書目錄

導言 唯物史觀的自由理想與文化向度
一、實現人的自由是唯物史觀的歷史使命
二、實踐是人類走向自由的現實基礎
三、文化是人類通往自由的“另一條道路”
四、中國道路發(fā)展的文化路徑
第一章 科學世界觀以及人的文化存在方式
一、科學世界觀確立的主要根據
二、科學世界觀理論形態(tài)的闡釋
三、科學世界觀理論形態(tài)的再證明
四、唯物史觀視閾中人的文化存在方式
五、唯物史觀理論創(chuàng)新的邏輯起點
第二章 在歷史中揭示文化生成的基本前提
一、抽象的人:一個抽象的空洞
二、現實的人及其時代精神
三、“個人總是'從自己出發(fā)的'”新闡釋
四、總體性的人及其主體性
第三章 文化進步是人類發(fā)展的標志
一、物質文化之于人的發(fā)展的基礎性
二、制度文化之于人的發(fā)展的規(guī)范性
三、生態(tài)文化之于人的發(fā)展的交互性
四、人文精神之于人的自由的引領性
五、文化與人的發(fā)展的階段性和相對性
六、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四個維度
第四章 基于社會和自我實現的證明
一、人的尊嚴的唯物史觀基礎
二、人的尊嚴與人的自由
三、人的尊嚴的當代意蘊
四、人的尊嚴的實現途徑
第五章 自由與人的本質的貼近關懷
一、馬克思自由觀的邏輯進路
二、馬克思自由觀的三個核心范疇
三、馬克思關于自由的三種形態(tài)
四、馬克思自由觀的倫理意蘊
第六章 文化的自由與自由的文化
一、立足現實與超越現實
二、物質生產與文化譜系
三、自由精神與文化品質
四、歷史變遷與文化命運
第七章 現代性視閾下的精神文化生產
一、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貝爾與馬克思的視角
二、兩種生產理論的當代意義
三、精神生產與現實生活的重塑
四、文化的資本邏輯:現代資本主義的特質
五、資本的文化邏輯:文化產業(yè)的辯證審視
第八章 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建構的旨歸
一、中國文化發(fā)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方向
三、文化生產力的時代精神
四、駕馭資本是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前提
五、中國道路的精神引領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