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歷程與經驗:中國共產黨領導新中國糧食工作總論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糧食工作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穩(wěn)定物價與“米棉之戰(zhàn)”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公糧征收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災荒救濟
關于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若干問題的探討
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三題
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糧食工作
“大躍進”中“高產衛(wèi)星”的放飛、“吃飯不要錢”與糧荒的出現
一九六○年糧食調運工作述略,
試論1959—1961年周恩來應對糧食危機的舉措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包產到戶”的試驗與夭折
關于全面認識和客觀評價“大躍進”時期毛澤東的歷史思考
“大躍進”時期毛澤東糾正農村工作中“左”傾錯誤的努力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糧食工作
周恩來與“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糧食問題
“農業(yè)六十條”與“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糧食問題
略論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中毛澤東對瞞產的開明態(tài)度
大寨精神、紅旗渠精神與糧食工作
新中國商品糧的重要基地——從北大荒到“北大倉”
改革開放時期的糧食工作(一)
農村改革的推進與糧食生產的發(fā)展
“賣糧難”與糧食產量的徘徊
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制度的取消
中央糧食專儲制度
“米袋子”省長負責制
糧食生產再度徘徊及其原因與對策分析
改革開放時期的糧食工作(二)
從努力減輕農民負擔到完全取消農業(yè)稅
科技興糧與袁隆平的雜交水稻
“糧食安全的警鐘要長鳴”——從2009年糧食增產46億斤說起
中國糧食安全隱患及其對策思考
經驗與啟示:農民積極性是糧食生產發(fā)展的根本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