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奧托尼奧·多斯桑托斯(Theotonio Dos-Santos):20世紀巴西著名學者,被譽為“世界級知識分子”和反抗帝國主義的斗士。1936年出生于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的卡蘭格拉,青年時期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1964年在巴西利亞大學獲政治學碩士學位,1970年發(fā)表《依附的結構》一文,并因此被學界視為“新依附論”的代表人物。曾獲拉丁美洲社會科學理事會頒發(fā)的拉美加勒比社會科學獎和2013年世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獎?,F(xiàn)擔任巴西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訪問調查員、巴西弗洛米嫩塞聯(lián)邦大學名譽教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經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課題組協(xié)調員、民間教育與經濟社會研究中心主席、塞爾索·弗爾塔多國際中心協(xié)商會議成員、達西·里維羅基金會協(xié)商會議成員等職。主要著作:《社會主義還是法西斯主義:依附的新特點和拉丁美洲的兩難境地》、《帝國主義與依附》、《社會主義策略和戰(zhàn)術——從馬克思和恩格斯到列寧》、《依附理論:總結與觀點》以及《馬克思主義和社會科學:批判性修正》等。 楊衍永,男,1937年11月生,山東黃縣人,譯審?,F(xiàn)任西、葡、拉美研究會會員,中國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成員。1956年9月至1960年8月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系學習。1960年9月至1961年8月任該系助教。1961年9月至1965年1月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翻譯組擔任西語教學和翻譯工作,1965年1月—1969年5月中聯(lián)部外語班任教員。1969年6月至1973年11月中聯(lián)部干校勞動。1973年12月至1976年3月中聯(lián)部拉美組下南美組組員。1976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恢復后到編譯室工作。1985~1987年派往厄瓜多爾中國教練組工作,任組長兼翻譯。主要專長是西班牙語翻譯與教學,現(xiàn)從事西班牙語翻譯與教學?!∶鹄?,1937年4月,江蘇太倉。1959年畢業(yè)于北京外國語學院(今北京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系。1966年11月~1968年底借調中共中央馬列主義編譯局翻譯《*選集》。1984年9月~2002年4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工作,其間1985年4月至1988年底借調外交部派駐墨西哥大使館工作,任一等秘書、調研室主任。1997年5月至2002年4月退休后返聘工作。1999年11月30日榮獲阿根廷政府授予的“五月勛章”?!“坐P森,男,1941年1月出生,北京人。196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語系西班牙語專業(yè)。1965年9月至1978年8月任教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學院;1978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從事專業(yè)翻譯和研究工作;1985年調入拉丁美洲研究所編譯室工作,后任副主任;1993年被評為譯審;1995年調入社會文化研究室,先后擔任副主任和主任;2001年1月退休。從事國際問題專業(yè)翻譯和拉美社會和文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