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基礎醫(yī)學內經與中醫(yī)理論問題

內經與中醫(yī)理論問題

內經與中醫(yī)理論問題

定 價:¥30.00

作 者: 王齊亮 著
出版社: 中醫(yī)古籍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5213385 出版時間: 2016-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內經與中醫(yī)理論問題》通過對《黃帝內經》進行研讀,對中醫(yī)理論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學術問題進行了探討和闡述。書中通過對《內經》《針灸甲乙經》《傷寒論》具體內容予以系統(tǒng)解讀,對五藏理論和六經理論的淵源進行了系統(tǒng)闡述,并對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個人見解,對于中醫(yī)理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王齊亮一、簡歷 1944年上海中學高中畢業(yè),考人上海交通大學化學系,因病休學。 1948~1954年,北大醫(yī)學院醫(yī)療系學生。 1954~1958年,北醫(yī)基礎部生理教研組蘇聯(lián)生理專家研究生,后轉為該教研組助教。 1958~1964一年,衛(wèi)生部中醫(yī)研究院第三批西學中班學員;北醫(yī)中醫(yī)教研組教師;北醫(yī)生理教研組助教。 1964~1977年,衛(wèi)生部中醫(yī)研究院經絡研究所(后改稱針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80年接衛(wèi)生部中醫(yī)研究院聘書,受聘為客籍研究人員,為期兩年。 1977~1990年,煙臺市醫(yī)科所,醫(yī)學情報研究所,研究員(中醫(yī))。 1988—1991年,應聘為《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衛(wèi)生部中研院醫(yī)學情報研究所主辦)的特邀編輯。二、*作《中醫(yī)針灸理論的若干問題》,1977年由衛(wèi)生部中研院針灸所刊印為內部交流資料《內經時代的針灸醫(yī)學》,2008年,內部交流資料《針灸十二經本義解讀》,2010年,內部交流資料《中醫(yī)針灸理論芻議》,2012年,中醫(yī)古籍出版社出版二、翻譯 1.英譯中:《Drugs of Choice 1984~1985}美國Walter Modell主編,譯為《臨床*佳用藥指南》,1990年由山東科技出版社出版。 2.中譯英:《*佳時間針灸治療學》(《子午流注針法》),劉炳權*。譯為《Optimum Time for Acupuncture.A Colle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hrono-Therapeutics》,1988年由山東科技出版社出版?!吨袊颇茂煼ā穼O承南主編。譯為《Chinese Massage Therapy》,1990年由山東科技出版社出版?!栋滩〉闹嗅t(yī)治療》,鐘達津等編。譯為《Treatment ofAID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992年由山東科技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章 古代中國的醫(yī)學 節(jié) 《黃帝內經》的特點 第二節(jié) 古人對頭、腦、骨、髓的認識 第三節(jié) 古人的治病方法 第二章 《內經》中的五藏與五行 節(jié) 《素問》中的五藏與五行 第二節(jié) 《靈樞》中的五藏與五行 第三節(jié) 討論 第三章 《靈樞》與《素問》的比較 第四章 五藏理論 節(jié) 五藏與皮肉筋骨脈 第二節(jié) 藏與府在功能和地位上的差異 第三節(jié) 各種類型的五藏理論 第五節(jié) 脾藏地位的變化 第五章 古代的脈診 節(jié) 古今脈診的巨大差別 第二節(jié) 古代脈診的科學性 第三節(jié) 古代的幾種脈診 第六章 “五藏之病變” 第七章 《素問·藏氣法時論》中的“五藏病者” 節(jié) “五藏病者”病證的特點 第二節(jié) 五藏病證的治法 第三節(jié) 五藏病證、治法的討論 第四節(jié) “五藏病者”的總結 第八章 以頭腦為首的五藏理論 節(jié) 經文特點 第二節(jié) 經文分析 第三節(jié) 小結 第九章 六府、六府脈與手足六陽經 節(jié) 六府中幾個特殊的府 第二節(jié) 六府的病證 第三節(jié) 手足六陽經 第十章 六經理論 節(jié) 陰陽和六經理論 第二節(jié) 六經的不同類型 第三節(jié) 數(shù)字六經 第四節(jié) 以陰經為首的六經 第五節(jié) 以陽經為首的六經 第六節(jié) 少陽主骨的問題 第七節(jié) 各種六經理論的回顧 第十一章 從刺脈到刺穴 第十二章 衛(wèi)氣理論 節(jié) 衛(wèi)氣循環(huán) 第二節(jié) 刺衛(wèi)療法 第三節(jié) 與衛(wèi)氣有關的刺穴理論 第十三章 營氣與營氣循環(huán) 第十四章 手足十二經 節(jié) 手足同名經 第二節(jié) 手足十二經的陰陽配對 第三節(jié) 以足少陽為首的十二經 第十五章 《靈樞·經脈》中的“十二經脈” 節(jié) “十二經脈”的特點 第二節(jié) “十二經脈”中的脈診 第三節(jié) “□”還是“□”? 第四節(jié) “十二經脈”的病證 第五節(jié) “十二經脈”中幾個有關問題的討論 第六節(jié) “十二經脈”的小結 第十六章 筋 節(jié) 兩種不同的筋 第二節(jié) 與肝有關的筋 第三節(jié) 筋與內臓的相關 第四節(jié)筋與腦髓的相關 第五節(jié) 后世中醫(yī)忘掉了與腦髓相連的筋 第十七章 經筋篇 節(jié) 引言 第二節(jié) 評“經筋篇”的注解 第三節(jié) 十二經筋的走行和病證 第四節(jié) 十二經筋的幾個群落 第十八章 《傷寒論》六經中的腦髓 節(jié) 《素問·熱論》 第二節(jié) 《傷寒論》 第十九章 針灸理論的演變 第二十章 《丹溪心法》中的“十二經見證” 節(jié) “十二經見證” 第二節(jié) “十二經見證”錯訛情況的考察 第三節(jié) “十二經見證”的重整 第二十一章 評“藏象論” 節(jié) 《素問》內容的安排 第二節(jié) 《素問·五藏別論》 第三節(jié) 《素問·靈蘭秘典論》 第四節(jié) 藏府論復興的緣由 附錄一 《靈樞·經脈》的“十二經脈”原文 附錄二 《靈樞·經筋》原文 附錄三 “十二經見證”各經見證重整經過的細節(jié) 附錄四 幾個病證歷代手足十二經取穴的演變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