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M·泰勒(William M. Taylor) 西澳大利亞大學建筑學教授,主講建筑設計史和建筑環(huán)境理論的課程。近期作品包括《景觀的生命力:自然與英國19世紀的建筑環(huán)境》(阿什蓋特出版公司,2004)、匯編文集《法律地理學:景觀、身份與法規(guī)》(牛津:哈特出版社,2006)和合編專著《每日瞬間:金礦區(qū)攝影師約翰·約瑟夫·德懷爾的城市形象》(西澳大學出版社,2010)。目前的研究課題為建筑與瞬時性,同時正在準備關于建筑、船舶與海洋的論文集。邁克爾·P·萊文(Michael P. Levine) 西澳大利亞大學哲學教授,曾于賓夕法尼亞大學、斯沃斯莫爾學院、巴魯克學院(紐約市立大學)和弗吉尼亞大學任教,并作為富布萊特學者訪問莫斯科。zui新研究成果包括《zui不尋常的政治:“反恐戰(zhàn)爭”中的暴力、主權和民主》(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出版社,2009,合著)、《完整性和脆弱的自我》(阿什蓋特出版公司,2003,合著)、《種族主義思想》(康奈爾大學出版社,2003,合編)和《解析大師弗洛伊德》(勞特利奇出版社,2000,編著);同時著有多篇關于道德心理學、宗教哲學、哲學史、形而上學和電影的文章。目前正在撰寫有關哲學和電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