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理論建筑倫理學的前景

建筑倫理學的前景

建筑倫理學的前景

定 價:¥59.00

作 者: [澳] William M.Taylor(威廉·M·泰勒),Michael P.Levine(邁克爾·P.萊文) 著;王昭力 譯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建筑 建筑史與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

ISBN: 9787121305931 出版時間: 2016-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建筑師和設計師的責任在于創(chuàng)造一個建筑環(huán)境,以便能夠在提高某些價值的同時削弱其他價值。鑒于這一點,本書審視了人們用來思考建筑環(huán)境倫理學的方式,以及這種方式與幸福感之間的聯(lián)系。本書融合了建筑理論家和哲學家的思想,它更關注的問題是,堅持以開放的態(tài)度來看待建筑環(huán)境、設計實踐,以及存在于建筑和城市空間當中的多種人類主體(居民、個人和社區(qū))之間的多重關系,而不是以絕對的方式來理解倫理學的兩個組成部分,即“好”的理論和“對”的理論。本書為我們研究倫理學和建筑環(huán)境拓寬了思路,對某些理論的狹隘性提出了質疑,如此一來,人們更加希望建筑學和倫理學研究能夠對以下方面起到推動作用:豐富行動主義的形式,促進人們努力改善生活條件,以誠實的態(tài)度和有意義的方式來紀念歷史事件和實現(xiàn)城區(qū)改造。曾有人就林瓔的越戰(zhàn)紀念碑等著名建筑設計以及新城市主義對社區(qū)的探索展開爭論,本書回顧了這些問題,從概念層面建立了一個倫理學框架,以便理解我們周圍及其他地方的環(huán)境,因為它們曾經(jīng)塑造了我們的生活,并將繼續(xù)發(fā)揮同樣的作用。有人認為,建筑和設計可以(可能本身也應該)成為一種獨特的倫理學調查形式。本書通過探討這一觀點,鼓勵哲學家、建筑師、學者和設計師重新考慮一個問題,即面對富有挑戰(zhàn)性的時代應該做些什么,以及能夠做什么。

作者簡介

  威廉·M·泰勒(William M. Taylor) 西澳大利亞大學建筑學教授,主講建筑設計史和建筑環(huán)境理論的課程。近期作品包括《景觀的生命力:自然與英國19世紀的建筑環(huán)境》(阿什蓋特出版公司,2004)、匯編文集《法律地理學:景觀、身份與法規(guī)》(牛津:哈特出版社,2006)和合編專著《每日瞬間:金礦區(qū)攝影師約翰·約瑟夫·德懷爾的城市形象》(西澳大學出版社,2010)。目前的研究課題為建筑與瞬時性,同時正在準備關于建筑、船舶與海洋的論文集。邁克爾·P·萊文(Michael P. Levine) 西澳大利亞大學哲學教授,曾于賓夕法尼亞大學、斯沃斯莫爾學院、巴魯克學院(紐約市立大學)和弗吉尼亞大學任教,并作為富布萊特學者訪問莫斯科。zui新研究成果包括《zui不尋常的政治:“反恐戰(zhàn)爭”中的暴力、主權和民主》(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出版社,2009,合著)、《完整性和脆弱的自我》(阿什蓋特出版公司,2003,合著)、《種族主義思想》(康奈爾大學出版社,2003,合編)和《解析大師弗洛伊德》(勞特利奇出版社,2000,編著);同時著有多篇關于道德心理學、宗教哲學、哲學史、形而上學和電影的文章。目前正在撰寫有關哲學和電影的作品。

圖書目錄

插圖列表
前言與致謝
引言1
1倫理學、建筑和哲學15
2建筑、倫理學和美學43
3建筑與文化73
4體驗建筑99
5寫在“墻”上:記憶、紀念碑和紀念館127
6建立社區(qū):新城市主義、規(guī)劃與民主157
結論183
注釋194
參考文獻20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