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作者七年的測繪成果加以整理、遴選、完善,這些測繪圖是大連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師生們辛勞和汗水的結晶,是一份珍貴的資料集,展示了大連古建筑十書——朝陽寺·石鼓寺整體與局部的結構、造型與細部,盡可能多地保留了大連古建筑十書——朝陽寺·石鼓寺測繪的原始數據。本測繪集不僅可為古建筑研究愛好者所用,也可以為從事古建筑修復、保護與傳統風格設計的建筑師們提供較為豐富的資料,對我國大連地區(qū)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具有深厚意義。大黑山風景區(qū)是一處以“清幽、野趣”為特色,集“雄、奇、險、秀、幽、曠”六種自然形象于一體的自然風景區(qū)。它坐落于大連市金州新區(qū)中心,距市中心25公里,占地23。7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米,主峰海拔663。1米,是一座呈“山”字形的山脈,北倚長白山、千山,南臨黃海、渤海,因山石多呈淡黑色而得名。這里夏季涼爽宜人,冬季晴空萬里、陽光普照,不但風景秀美氣候宜人,還流傳著薛仁貴生擒契丹王阿卜固、乾隆東巡至此觀看鐵樹開花、北燕文帝馮跋兄弟逃避追殺遁跡于此,以及奕天林抗日反滿等民間故事和傳說。大黑山風景區(qū)人文歷史悠久,據記載,隋唐時期人們就在這里開山造寺,自古傳頌的“金州八景”,大黑山就占據四景:“響泉消夏”(響水觀)、“朝陽霽雪”(朝陽寺)、“山城夕照”(卑沙城)、“南閣飛云”(觀音閣),構成了大黑山所特有的古建筑和廟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