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當代中國社會團體與地方治理的研究背景【辻中豐 小島華津子】/1
一 市場經濟化與經濟發(fā)展/1
二 政治制度、中央與地方政府關系/3
三 市民社會的興起/4
四 問題的提出/10
第二章 中國社會團體的研究方法【辻中豐 李景鵬 袁瑞軍】/11
一 概念與研究方法/11
二 分析范圍/15
第三章 中國社會團體的研究視角
——后工業(yè)化時代與市民社會【木島讓次 小橋洋平 菊池啟一】/27
一 比較中的民主化研究:從現(xiàn)代化論到市民社會論/28
二 當代中國政治研究:來自日本的視角/30
三 新的研究課題:后工業(yè)化時代、國際比較中的中國市民社會/31
四 結論:比較中的中國與JIGS調查/43
第四章 比較視野中的中國社會團體
——概況【辻中豐 小橋洋平 黃 媚】/45
一 國際比較中的中國社團/47
二 社團的跨區(qū)域比較/60
三 社團的跨年度比較/63
四 黨組織在社團中的作用/65
五 結論/69
第五章 社會團體政策倡導功能的國際比較
——中日韓美德菲孟七國比較【小橋洋平 辻中豐 木島讓次】/72
一 政策倡導的資源、方式、效果/73
二 亞洲四國的比較:開發(fā)主義模式中產業(yè)政策的影響/84
三 結論/87
附錄/88
第六章 金磚國家的社會團體比較【菊池啟一 辻中豐】/96
一 金磚國際的社團調查的概要/98
二 社團的基本輪廓/99
三 社團與政府的接觸及游說經驗/105
四 社團對自我影響力的認知及其決定要因/107
五 結論/110
第七章 社會團體與政府的關系
——對“嵌入式管理”的定量考察【黃 媚】/112
一 是市民社會還是法團主義/112
二 社團與政府的關系:人事、財政上的關系/115
三 社團的活動開展及政治過程的參與/119
四 社團的自我認知/123
五 結論/125
第八章 社會團體的關系網絡與地方治理【小島華津子 菊池啟一】/128
一 分析框架/128
二 與政府的緊密程度以及與各行為體間的協(xié)調度/130
三 社團對各行為體的信賴度/138
四 結論:社團關系網絡的建構與治理的多元化/139
第九章 參與政治過程的社會團體
——基于利益團體的分析視角【黃 媚】/145
一 關于中國政治過程的討論/146
二 社團的成立目的/148
三 政治參與過程中的社團活動:游說活動的開展/149
四 結論/157
第十章 民辦非企業(yè)單位【黃 媚】/159
一 民非成長的制度、社會背景/160
二 民非的基本輪廓/163
三 民非的自立性、政策參與與組織網絡/168
四 結論/172
第十一章 基金會【小島華津子 小橋洋平】/174
一 基金會的發(fā)展/176
二 地方基金會與政府的關系/177
三 地方基金會的政治觀/180
四 結論/183
附錄 協(xié)方差結構分析/184
第十二章 結論【辻中豐】/189
一 對五個問題的回答/189
二 參與和制度化/194
三 中國政府的政策/197
四 社會制度化的意義與可能性/198
五 未來的展望/199
參考文獻/201
浙江社會組織基本狀況調查問卷/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