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分為《秦·西漢演義》《東漢·三國演義》《兩晉演義》《南北朝·隋朝演義》《唐朝演義》《五代演義》《宋朝演義》《元朝演義》《明朝演義》《清朝演義》十本,每本分上下兩冊,共20冊。 《秦·西漢演義》是該系列的第一本,講述了從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到王莽篡位這兩百多年的歷史,這是一段讓人熱血沸騰的歷史:暴秦無道,民怨沸騰,烽火四起;陳勝舉義,劉邦斬蛇,項羽過江,一時豪杰并起,秦王朝土崩瓦解。楚漢戰(zhàn)爭,四年廝殺。劉邦憑三杰相助,由弱而強。可嘆項羽四面楚歌,劍刎烏江。西漢江山歷經十二帝,終為王莽竊取。 《東漢·三國演義》是該系列的第二本,講述了從王莽篡位失敗,劉秀建立東漢到三國群雄爭霸這兩百多年的歷史,這是一段群雄并起的歷史:王莽新朝,惹烽火連天,眾叛親別。劉秀奮起匡扶漢室,鐵馬金戈一展雄略。然外戚干政,內宦攬權,王朝末路,生靈涂炭。黃巾軍起,中原喋血。孟德官渡破袁,北國一統(tǒng),群雄遂滅。諸葛聯孫抗曹,赤壁三足鼎立。六出祁山,問鼎中原,終成水中月。司馬雄起,三國終結。 《兩晉演義》是該系列的第三本,講述了司馬氏建立的西晉和東晉這兩個朝代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是一段奇人倍出的亂世:歷來外患最烈,首推兩晉,五胡十六國,倏起倏衰,無窮無已。自古內政失修,則內訌必起,外侮乘之而入,晉猶且顯著。兩帝被虜,行酒狄庭;淝水大戰(zhàn),僥幸保全。八王之亂,骨肉尋仇,信義淪亡,豪權互鬩,終致亡國。 《南北朝·隋朝演義》是該系列的第四本,講述了南北兩朝分立,中國陷入大分裂時期的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是一段民族不斷斗爭融合的歷史:劉裕射蟒,宋朝伊始,“元嘉之治”后宋魏大戰(zhàn),皇室殘殺,武帝出家,侯景暴亂,玉樹凋謝,宋齊梁陳,一時繁華盡散;拓跋珪建立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高歡創(chuàng)建北齊,楊堅篡權北周,隋煬帝開運河,游江南,天怒人怨,江山終歸李氏一族。 《唐朝演義》是該系列的第五本,講述了唐朝二百多年的歷史,這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段歷史:高祖起兵太原,橫掃天下;玄宗任用賢能,開創(chuàng)盛世。然而,武則天、韋皇后,從后宮入前廷,與男人爭權;高力士、李輔國,從內廷入前朝,與文人斗智;安祿山、史思明,從邊庭入中原,與李姓角力。大唐帝國最終分崩離析,其因在于:女禍、閹禍、藩鎮(zhèn)禍。 《五代演義》是該系列的第六本,講述了從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之間這不到一百年的歷史,這是一段朝代更迭異常頻繁的歷史:朝代頻更,道德淪亡,中國之亂未有逾于五代者。梁太祖起兵反唐,于亂世中脫穎而出登頂王座;唐明宗勵精圖治,成就一段倉滿衣足的佳話;石敬瑭出賣十六州,只為屈膝稱臣做個兒皇帝;劉知遠太原稱帝,以大義抗遼盡收民心;周世宗厲兵秣馬,揮北方雄獅為宋朝奠基。讀五代史,悟世相得失,參歷史興亡。 《宋朝演義》是該系列的第七本,講述了北宋和南宋三百多年的歷史,這是一段政治文化各方面都發(fā)生劇變的歷史:趙匡胤黃袍加身,接演杯酒釋兵權;王安石變法圖強,為何努力終落空;岳王爺揮槍斬敵,為何慘死風波亭?南宋偏安,終被元蒙鐵蹄踐踏;陸秀夫負帝蹈海,已成千古一嘆;文天祥一曲正氣,遂已萬世流芳。讀兩宋歷史,驚人間奇詭幻怪,賞文人豪放婉約,感王朝盛衰興亡。 《元朝演義》是該系列的第八本,講述了北宋和南宋三百多年的歷史,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主宰中原的歷史:鐵木真一生所向披靡,滅國無數,開創(chuàng)出一代黃金帝國。而后長子軍西征,威震世界;忽必烈滅宋,天下一統(tǒng),版圖橫跨歐亞大陸。然馬背上奪天下,王座上治江山,雖武治有余,但文治不足。民族隔膜,上層爭斗,屢屢不休。而后權奸專權,南坡弒帝,兄弟鬩墻,順帝昏聵,終致天下大亂,坐失中原。 《明朝演義》是該系列的第九本,講述了明朝兩百多年的歷史,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次由漢族主宰中原的歷史:草根皇帝朱元璋,廢相刪孟,專制已達巔峰。圍繞皇權,君臣博弈,國家處于多事之秋:大誅功臣,靖難之役,土木之變,英宗復辟,武宗亂政,禮議之爭,萬歷怠政,其間又夾雜宦官專政,忠奸斗爭,宮闈陰謀,朱明漸入深淵。李自成憤而起義,滿清鐵騎入關,回看大明盛世,已化作昨日煙塵。 《清朝演義》是該系列的最后一本,講述了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這是由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帝制國家主導的歷史:努爾哈赤設八旗,直逼朱明。皇太極收各部,立號大清。順康雍乾,文治武功,號稱盛世。嘉道咸,殺“長毛”,媚洋人,亂象叢生。慈禧垂簾,同治難行,外患頻頻,朝綱已朽。光緒以新黨救國,宣統(tǒng)立憲政扶清。痛惜事,皆成空。辛亥一役,清室覆滅。民國伊始,三千年家天下,終成歷史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