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史》,元脫脫等奉敕撰修,是研究遼朝歷史基本、重要的史料。全書116卷,包括本紀30卷,志32卷,表8卷,列傳45卷,《國語解》1卷,記載從耶律阿保機即可汗位至遼朝滅亡二百余年的歷史,兼及遼末耶律大石所建西遼的史事?!哆|史》在“二十四史”中成書快,問題也較多,整理難度較大。點校本《遼史》最初由馮家升負責整理,后由陳述完成,于1974年出版。原點校本以百衲本為工作本,以乾隆殿本為通校本,參校南、北監(jiān)本和道光殿本,又用《永樂大典》所引《遼史》全校一過,同時運用本校、他校方法,訂正了不少錯謬,成為一個比較完善的整理本。本次修訂,選擇以百衲本為底本,以原內閣大庫所藏明初內廷朱絲欄抄本、《永樂大典》引《遼史》為通校本,參校以明南、北監(jiān)本及乾隆殿本,以版本校為基礎,充分利用本校,重點利用五代、遼、宋、金、元、高麗文獻等進行他校,非常注意運用出土文獻參校,同時全面搜集和吸收已出重要考訂和研究成果,嚴格遵循古籍整理規(guī)范,審慎去取,全書改動標點數百處,增補校勘記1000余條,刪減原??庇?00條左右,保留的原??庇?00余條也多有充實和改寫??梢哉f,修訂本體現了當今《遼史》整理研究的新水平,達到《遼史》點校整理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