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網絡通信綜合大數據時代下的通信需求:TCP傳輸原理與優(yōu)化

大數據時代下的通信需求:TCP傳輸原理與優(yōu)化

大數據時代下的通信需求:TCP傳輸原理與優(yōu)化

定 價:¥49.00

作 者: 徐永士 編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電子 通信 工業(yè)技術 通信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266027 出版時間: 2015-08-01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包含第1~5章,偏重介紹相關的算法分類、理論,其中第1章介紹了背景知識及數據鏈路層,第2章整體介紹了TCP傳輸的原理與擁塞控制,第3、4章介紹了相關算法分類及主要算法,第5章介紹了相關理論模型。下半部分包含第6~9章,偏重介紹Linux系統(tǒng)上的具體實現(xiàn)及測量模擬技術,其中第6章從數據流動的角度逐層介紹了Linux系統(tǒng)如何實現(xiàn)網絡協(xié)議TCP/IP協(xié)議族的各層,第7章具體介紹了如何書寫一個擁塞控制模塊及Linux系統(tǒng)自帶的主要算法,第8章介紹了網絡模擬器NS2及其他性能測量工具,第9章介紹了移動網絡和軟件定義網絡SDN。本書側重Linux系統(tǒng)上的TCP網絡協(xié)議實現(xiàn),但不限于Linux系統(tǒng),其他操作系統(tǒng)及智能終端系統(tǒng)也可以參考。

作者簡介

  徐永士,中科院博士,工作于北京三星通信研究院,中國系統(tǒng)分析員協(xié)會顧問。主持、參與過中科院和三星通信研究院的多項科研項目。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1 快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 (1)
1.1.1 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規(guī)模 (1)
1.1.2 爭相建設的下一代互聯(lián)網 (2)
1.1.3 永無止境的帶寬需求 (3)
1.1.4 網絡傳輸還需要加速 (3)
1.2 網絡互聯(lián)的基礎——網絡協(xié)議 (4)
1.2.1 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之爭 (4)
1.2.2 OSI模型 (5)
1.2.3 “阿帕網”(ARPANET)與TCP/IP協(xié)議族 (9)
1.2.4 TCP/IP參考模型與協(xié)議族組成 (10)
1.2.5 數據鏈路層 (15)
1.3 大數據時代帶來數據傳輸的巨大需求 (23)
1.3.1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 (23)
1.3.2 “**”的廣域網加速技術 (23)
1.3.3 技術選擇 (25)
第2章 TCP傳輸的原理與擁塞控制 (26)
2.1 TCP傳輸原理 (26)
2.1.1 OSI參考模型和TCP/IP參考模型 (26)
2.1.2 TCP協(xié)議簡介 (27)
2.1.3 TCP數據報的傳輸 (27)
2.2 傳輸控制協(xié)議TCP有限狀態(tài)機模型 (31)
2.2.1 客戶端流程圖 (33)
2.2.2 服務器端流程圖 (34)
2.3 擁塞控制與AIMD (34)
2.3.1 擁塞的定義與發(fā)生的原因 (34)
2.3.2 擁塞控制原理AIMD (35)
2.3.3 現(xiàn)階段的TCP擁塞 (38)
2.4 糊涂窗口綜合癥 (39)
2.4.1 發(fā)送端產生的癥狀 (40)
2.4.2 接收端產生的癥狀 (40)
2.5 其他雜項問題 (41)

第3章 主要的TCP擁塞控制算法 (44)
3.1 概述 (44)
3.1.1 從“**次”擁塞說算法改進 (44)
3.1.2 “宏觀”的解決方案——傳輸加速 (45)
3.1.3 新的“應用場景” (45)
3.1.4 擁塞成因概述 (46)
3.1.5 擁塞算法設計的基本要求 (47)
3.2 基本概念與術語 (48)
3.3 TCP擁塞控制算法的演進 (49)
3.3.1 早期的TCP實現(xiàn) (49)
3.3.2 TCP Tahoe (49)
3.3.3 TCP Reno (50)
3.3.4 TCP NewReno (51)
3.3.5 TCP SACK (51)
3.3.6 TCP Vegas (52)
3.3.7 TCP Veno (52)
3.3.8 TCP BIC (54)
3.3.9 TCP CUBIC (54)
3.3.10 FAST TCP (54)
3.3.11 Compound TCP (55)
3.4 討論 (55)
第4章 TCP傳輸加速與主要解決方案 (57)
4.1 TCP傳輸加速概述 (57)
4.2 解決方案分類 (57)
4.2.1 以部署方式分類 (57)
4.2.2 以實施位置分類 (58)
4.2.3 以擁塞反饋信號分類 (60)
4.2.4 基于應用層的改進方案 (61)
4.2.5 典型的隱式擁塞反饋方案 (61)
4.2.6 典型的顯式擁塞反饋方案 (62)
4.2.7 基于帶寬測量的改進 (64)
4.3 主要的擁塞控制算法 (65)
4.3.1 Scalable TCP (65)
4.3.2 High Speed TCP (65)
4.3.3 TCP Vegas (67)
4.3.4 TCP BIC 與TCPCUBIC (69)
4.3.5 小結 (70)

第5章 TCP傳輸性能分析與模型 (72)
5.1 端到端的可靠傳輸 (72)
5.1.1 差錯控制過程 (72)
5.1.2 流量控制機制 (72)
5.2 傳輸時延 (73)
5.2.1 測量方法 (73)
5.2.2 RTT測量的程序實現(xiàn) (77)
5.3 分析模型 (84)
5.3.1 概述與進展 (84)
5.3.2 分類 (85)
5.3.3 Jacobson管道模型 (86)
5.3.4 TCP吞吐量分析模型 (87)
5.3.5 流體流模型 (89)
5.3.6 其他場景模型 (89)
5.3.7 傳輸速率上限 (90)
5.3.8 仿真實驗 (90)
5.4 性能分析 (91)
5.4.1 鏈路利用率 (91)
5.4.2 公平性 (91)
5.5 Padhye吞吐量模型簡介 (92)
5.5.1 發(fā)送窗口表達式 (92)
5.5.2 吞吐率 (93)
5.5.3 E [W]和E [X]的推導 (93)
5.5.4 E [W]和E [Y]的推導 (94)
5.5.5 丟包概率p (95)
5.5.6 E [A]的推導 (95)
5.5.7 吞吐率表達式 (96)
第6章 Linux網絡協(xié)議棧 (97)
6.1 網絡協(xié)議棧與層次結構 (97)
6.1.1 Linux網絡協(xié)議棧特點 (97)
6.1.2 標準TCP/IP協(xié)議與Linux網絡協(xié)議棧具體設計的對比 (98)
6.2 基本數據結構 (99)
6.2.1 數據包結構 (100)
6.2.2 基本數據結構 (100)
6.3 協(xié)議棧的初始化 (117)
6.3.1 sock_init函數 (118)
6.3.2 net_dev_init函數 (121)

6.3.3 inet_init函數 (122)
6.4 Linux系統(tǒng)網絡設備驅動程序 (128)
6.4.1 網絡驅動程序的結構 (128)
6.4.2 數據包發(fā)送 (128)
6.4.3 數據包接收 (129)
6.5 網絡協(xié)議層 (131)
6.5.1 數據接收 (131)
6.5.2 數據發(fā)送 (133)
6.6 傳輸層——TCP協(xié)議處理 (135)
6.6.1 TCP協(xié)議的數據接收 (135)
6.6.2 TCP協(xié)議的數據發(fā)送 (138)
6.6.3 擁塞控制的事件處理 (139)
第7章 擁塞控制模塊編程實踐 (142)
7.1 擁塞控制模塊的調用 (142)
7.1.1 模塊的初始化 (142)
7.1.2 主要窗口的計算 (144)
7.1.3 擁塞狀態(tài)機 (144)
7.1.4 狀態(tài)處理函數 (147)
7.1.5 “成員函數”的調用關系 (148)
7.2 模塊編程基礎 (149)
7.2.1 基本數據結構 (149)
7.2.2 內核函數介紹 (151)
7.2.3 編譯 (154)
7.3 主要算法介紹 (154)
7.3.1 BIC算法 (154)
7.3.2 CUBIC算法 (160)
7.3.3 Vegas算法 (168)
7.3.4 High Speed TCP算法 (173)
7.3.5 H-TCP算法 (175)
7.3.6 Scalable TCP算法 (182)
7.3.7 Westwood算法 (183)
7.3.8 Reno算法 (189)
7.3.9 代碼中常見的修飾符 (192)
7.4 用戶態(tài)獲取當前擁塞窗口值編程示例 (194)
7.5 實踐舉例 (195)
第8章 仿真與測量 (196)
8.1 網絡仿真 (196)
8.1.1 軟件仿真 (196)
8.1.2 ns-2簡介 (197)
8.1.3 OPNET簡介 (223)
8.1.4 硬件模擬 (224)
8.2 性能測量方法 (225)
8.2.1 網絡帶寬測量 (226)
8.2.2 網絡延遲測量 (234)
第9章 新的數據傳輸場景——研究熱點 (235)
9.1 無線傳輸新場景——移動網絡 (235)
9.1.1 移動智能終端逐步普及 (235)
9.1.2 需求催生的“新成員” (236)
9.1.3 移動網絡的特性 (237)
9.1.4 移動設備操作平臺 (243)
9.1.5 主要的研究進展 (245)
9.2 數據中心內部傳輸遇到的新問題——TCP Incast (247)
9.2.1 數據中心的網絡架構 (247)
9.2.2 MapReduce新業(yè)務與發(fā)展 (248)
9.2.3 TCP Incast的發(fā)生 (249)
9.2.4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251)
9.2.5 主要的解決方案介紹 (252)
9.3 網絡發(fā)展的新趨勢——軟件定義網絡SDN與大二層結構 (254)
9.3.1 軟件定義網絡 (254)
9.3.2 大二層結構 (254)
9.3.3 虛擬機遷移與數據中心二層網絡的變化 (255)
9.3.4 大二層網絡需要有多大 (256)
參考文獻 (25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