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世界哲學守望者·康德的形而上學:物自身與智思物

守望者·康德的形而上學:物自身與智思物

守望者·康德的形而上學:物自身與智思物

定 價:¥89.80

作 者: 盧雪崑 著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0219882 出版時間: 2016-07-01 包裝: 精裝
開本: 異16全 頁數(shù): 41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康德的形而上學》一書按從自然領域出發(fā),再進至自由領域,*后達至自然與自由之統(tǒng)一的進路進行。其結論是:康德的批判哲學揭示出一個建基于“人之物自身的因果性(自由)”的形而上學。它是道德的、屬于自由概念之領域的。這個道德的形而上學的樞紐在于人類乃至全宇宙發(fā)展的**根據(jù)——意志自由,及其*高原則——自由之原則??档陆颐鞯氖侨说恼鎸崳瑫r是人的未來。自康德的同時代人——包括黑格爾——對康德的批判哲學提出批判至今,種種責難都借著“持久的假象就是真理”而在學術界成為公論。本書著眼于康德所從事的研究的真正問題,逐一拆穿這些公論所包含的假象。

作者簡介

  盧雪崑,廣東人,牟宗三先生嫡傳弟子,1989年于錢穆先生創(chuàng)辦的香港新亞研究所獲哲學博士學位后留所任教。2001年、2002年暑期于德國美因茨大學康德研究中心做訪問研究。主要著作有《意志與自由——康德道德哲學研究》、《實踐主體與道德法則——康德實踐哲學研究》、《康德的自由學說》、《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通書太極圖說義理疏解》。

圖書目錄

目錄
  康德著作引文來源縮略語
  
  概說
  一、引言
  二、康德為拯救形而上學而提出的“思維模式的變革”
  三、康德專門術語翻譯問題
  第一編康德的物自身與智思物學說
  引言關于第一編“康德的物自身與智思物學說”劃分為上與
  下兩部分之簡要說明
  第一編上通過思辨批判證明顯相與物自身之超越區(qū)分及
  所有對象一般區(qū)分為現(xiàn)象與智思物第一章“物自身”的提出及其通過時空本性之考論而得到說明
  第一節(jié)顯相與物自身之超越區(qū)分由空間和時間之表象之本性
  的考論而揭示
  第二節(jié)對于空間和時間的形而上學解釋
  第三節(jié)對于空間和時間的超越的解釋 (說明其為一個使其他先驗
  綜和認識可能的原則)
  第四節(jié)康德對其前輩的時空說之批評
  
  第二章就感觸物的對象之在其自身而考論“物自身”
  第一節(jié)“物自身不可認識說”的提出及其理據(jù)
  第二節(jié)論物自身離開我們而實存
  第三節(jié)顯相與物自身之超越的區(qū)分
  
  第三章智思物概念經(jīng)由純粹知性之分解而提出
  第一節(jié)范疇體系的建立及推證
  第二節(jié)范疇的純粹使用之可能性產(chǎn)生出只作為一個界限概念
  的“智思物之概念”
  第三節(jié)思辨理性 (作為一種純然的智性機能) 引出的智思物
  只能有軌約作用
  第一編下通過實踐理性批判經(jīng)由事實證實人作為物自身
  與作為顯相統(tǒng)一于同一主體中第四章論人之在其自身 (作為睿智者) 因著其意志自由而實踐地
  可認識
  第一節(jié)從自然概念之領域的認識轉進至自由概念之領域的認識
  第二節(jié)論自由的因果性就是人作為物自身的因果性亦即人作為
  睿智者的因果性
  
  第五章論因著“意志自由”而取得關于超感觸秩序的認識
  第一節(jié)終極目的 (圓善) 連同道德的世界創(chuàng)造者之理念
  在目的論的連系中得到說明
  第二節(jié)上帝概念之決定的意指與作用
  第三節(jié)關于康德的設準說
  第二編康德的形而上學新論
  第六章形而上學的轉向
  第一節(jié)舊有形而上學之虛幻性
  第二節(jié)物形而上學讓位于知形而上學及從軌約的思辨形而
  上學轉進至構造的實踐形而上學
  第三節(jié)物自身與智思物學說作為康德形而上學新論的樞要
  第七章經(jīng)由三大批判展示的一個“道德的形而上學”
  第一節(jié)康德形而上學新論展開之通貫進程
  第二節(jié)康德形而上學新論的兩條脈絡
  第三節(jié)康德新形而上學系統(tǒng)之藍圖
  第三編析疑與辯難
  引言
  
  第八章康德物自身學說最初在德國學界引起的震動
  第一節(jié)舊思維的后衛(wèi)戰(zhàn)
  第二節(jié)德國觀念論者針對“物自身”發(fā)出的假問題
  第三節(jié)康德是二元論者嗎?
  
  第九章關于康德的范疇學說
  第一節(jié)引言
  第二節(jié)評所謂范疇使用于物自身的問題
  第三節(jié)關于因果性范疇和實在性范疇在實踐領域的使用
  
  第十章關于學術界中幾種對于康德物自身學說的解釋
  第一節(jié)艾迪克斯對物自身的維護及其物自身雙重刺激說
  第二節(jié)花亨格的“物自身虛擬說”及“好像哲學”理論
  第三節(jié)普勞斯的康德物自身解釋
  第四節(jié)阿利森的康德物自身解釋
  結束語
  
  附錄一本書引用康德著作漢德對照
  附錄二人名對照表
  附錄三詞匯漢德對照
  附錄四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