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雞飼料營養(yǎng)基礎
1.1 雞的采食行為和采食量
1.2 雞對飼料養(yǎng)分的消化吸收
1.3 動物的消化力與飼料的可消化性
1.4 腸道健康與免疫營養(yǎng)學
1.5 日糧電解質平衡
1.6 雞的營養(yǎng)代謝性疾病
2 雞的營養(yǎng)需要
2.1 雞的能量需要
2.2 蛋白質的營養(yǎng)需要
2.3 蛋白能量比
2.4 氨基酸需要
2.5 理想蛋白質模型
2.6 礦物質營養(yǎng)需要
2.7 微量元素的需要
2.8 維生素需要
3 主要飼料原料的特點及使用要點
3.1 能量飼料原料
3.2 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原料
3.3 植物性蛋白質飼料原料
3.4 礦物質飼料原料
3.5 常見飼料原料在雞配合飼料中的一般用量
4 飼料原料質量評估
4.1 飼料原料質量評估指標及抗營養(yǎng)物質
4.2 霉菌毒素與飼料原料儲存
4.3 飼料養(yǎng)分值的變異及估計
4.4 飼料原料生物學效率的評估
4.5 相對生物學效價評估原理——斜率比法與平行線法
4.6 生物學效價評估結果的變異
5 飼料添加劑
5.1 微量元素添加劑
5.2 有機微量元素
5.3 維生素添加劑
5.4 氨基酸添加劑
5.5 非營養(yǎng)性添加劑
6 飼料配方設計原理與方法
6.1 飼料配方設計的原則與基本程序
6.2 飼料配方的線性規(guī)劃模型
6.3 影子價格在飼料配方設計上的應用
6.4 靈敏度分析
6.5 原料的變異與飼料配方的精度
6.6 飼料配方設計關鍵技術
7 蛋雞生長期飼料配方設計
7.1 蛋雞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劃分
7.2 蛋雞生長期的營養(yǎng)需要量
7.3 蛋雞生長期飼料配方的設計
7.4 雞的骨骼發(fā)育
7.5 預產期蛋雞飼料配方設計
7.6 蛋雞生長期飼料配方實例
8 產蛋雞飼料配方設計
8.1 我國蛋雞的生產性能
8.2 蛋雞的飼養(yǎng)標準
8.3 開產后蛋雞飼料配方設計
8.4 產蛋高峰雞飼料配方設計
8.5 產蛋后期蛋雞飼料配方設計
8.6 產蛋雞掉毛的營養(yǎng)原因
9 種雞飼料配方的設計
9.1 種公雞飼料配方設計
9.2 蛋雞不同季節(jié)的生理特點
9.3 母雞日糧對種蛋及雛雞的影響
9.4 種母雞的飼料配方設計
10 夏季飼料配方設計
10.1 雞的夏季營養(yǎng)
10.2 夏季雞日糧的酸堿平衡
10.3 抗熱應激的添加劑
10.4 熱應激的飼料調控
11 雞蛋質量的營養(yǎng)調控
11.1 蛋的形成與雞蛋品質
11.2 飼料營養(yǎng)對蛋殼品質的影響
11.3 蛋殼顏色
11.4 飼料對雞蛋大小的影響
11.5 飼料養(yǎng)分對蛋黃顏色的影響
11.6 飼料原料對蛋黃顏色的影響
參考資料
附錄1 蛋雞飼養(yǎng)標準(NY/T33-2004)
附錄2‘海蘭白-36’蛋雞的飼養(yǎng)標準
附錄3‘海蘭白-36’蛋雞的飼養(yǎng)標準(續(xù))
附錄4‘海蘭褐’蛋雞的飼養(yǎng)標準
附錄5‘海蘭褐’蛋雞的飼養(yǎng)標準(續(xù))
附錄6‘海蘭褐’商品蛋雞的蛋重分布
附錄7 飼料廠的飼料原料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