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謝 1
第一章 導論 5
代表制、地理疆域和控制權 11
公債的演化和重要性 13
城市國家和區(qū)域性國家的代表大會 15
地理疆域和商業(yè)實力 17
基于大樣本的證據(jù) 19
城市國家的起源 21
案例研究證據(jù) 23
本書計劃 27
第二章 公債的演進和重要性 28
信貸為什么重要? 28
國家第一次借長期債務是什么時候 32
舉債的成本 40
城市國家優(yōu)勢的經濟學解釋 44
小結 46
第三章 歐洲的代表大會,1250-1750 47
代表大會的起源 48
代表大會的特權 54
誰被代表? 59
代表制的強度 63
小結 66
第四章 評估城市國家優(yōu)勢 66
作為均衡結果的代表和信貸 68
政治代表制度和公債的創(chuàng)建 74
代表制機構和舉債成本 81
城市國家內部的差異 86
小結 89
第五章 城市國家的起源 89
羅坎/蒂利假說 90
卡羅林分裂假說 91
經驗證據(jù) 94
重新評估城市國家的優(yōu)勢 99
小結 101
第六章 三個城市國家的歷程 102
科隆的商人寡頭 103
熱那亞和圣喬治銀行 108
錫耶納和九人統(tǒng)治 114
小結 119
第七章 三個區(qū)域性國家的經驗 120
法國和統(tǒng)一公債 120
重訪卡斯蒂利亞的專制主義 128
解釋荷蘭金融革命 135
小結 139
第八章 對國家形成和發(fā)展的啟示 139
關于戰(zhàn)爭和國家形成的爭論 140
信息、承諾和民主 141
理解早期現(xiàn)代增長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