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楔子/1
第一章西南湖邊的少年/3
一、家道日落/3
二、得來不易的男孩/6
三、可愛的童年樂園/7
四、在大姑媽家/11
五、失去母親/13
六、秀州鐘聲/15
七、新的高度/19
八、家庭小報/26
九、來之不易的升學機會/27
第二章跨出家門的女孩/30
一、欄桿橋日暉壩/30
二、文靜好學的“二小姐”/32
三、短暫的“洋”學堂生活/34
四、慧靈女校的寄宿生/37
五、不要嫁妝要讀書/41
六、三道大門里的天地/42
七、受益于良師/44
八、難忘的南京請愿行動/46
九、遙望之江/48
第三章弦歌塔影秦望山/49
一、“門對江潮山橫塔影”的之江大學/49
二、“淵默如處子”的之江才子/54
三、年輕的“現代派”女詩人/59
四、積極的社團生活/67
五、之江詩社/73
六、《中國的小品文》等三篇論文/80
七、一笑低頭意已傾/82
八、別之江/90
九、萋萋芳草/94
第四章世界書局/107
一、兩地書/107
二、平涼路上的亭子間/108
三、刻骨相思始自傷/115
四、人間暫聚易參商/125
五、孤獨、寂寞和彷徨/130
六、夢境中的現實/135
七、進入莎士比亞的世界/139
八、從《暴風雨》到《第十二夜》/144
九、母親開始教學生涯/152
十、在戰(zhàn)爭的陰影下/158
第五章狂濤卷盡華年/164
一、流離顛沛的日子/164
二、屈原是、陶潛否/167
三、發(fā)表在《青年周報》上的作品/175
四、一聲流亡曲,滿座淚沾衿/180
五、《中美日報》/188
六、“小言”——與法西斯戰(zhàn)斗的投槍和匕首/194
七、孤島的淪陷/207
八、春天里幻滅的悲哀/208
九、十年苦戀終成眷屬/212
十、赴川計劃擱淺/214
十一、在常熟/217
第六章父親的zui后歲月/221
一、艱難的日子/221
二、“一同在雨聲里做夢”/224
三、我的出生/229
四、埋頭伏案、握管不輟/230
五、zui后的日子/235
第七章等待天明的日子/240
一、凄風苦雨/240
二、永恒的呼喚/243
三、為歌頌光明的云雀們祝福/250
四、讓亡靈安息/257
五、世界版《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的問世/261
六、“使中國人引以自豪”的成就/270
第八章迎著共和國的曙光/275
一、在杭高/275
二、我有了妹妹/281
三、創(chuàng)業(yè)臨天橋/283
四、跨虹橋下/288
五、《莎士比亞戲劇集》的再次出版/291
六、“要把他沒有做完的事情做完”/299
第九章走出煉獄/307
一、母親成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307
二、我進了大學/312
三、風云突變/315
四、在“勞改隊”/319
五、我也成了“小牛”/321
六、母親解放了/325
七、之江出生/327
八、母親在和田/331
九、迢迢回歸路/335
十、莎士比亞的“復出”/338
第十章一抹淡淡的晚霞/343
一、葉落歸根/343
二、追尋父親的蹤跡/347
三、海峽彼岸的知音/355
四、chaoyue時空的交流/358
五、《朱生豪傳》問世/364
六、珍貴的晚年知交/371
七、捐贈手稿/376
八、八十高齡的“飛天獎”/379
九、殘簡情證/385
十、親情/393
十一、無價的精神美食/397
十二、走入永恒/405
尾聲/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