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沛豐邑中陽里(今江蘇徐州豐縣)人,漢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好結交豪強。曾做過泗水亭長,秦時因釋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后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占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為人忠厚,被懷王安排攻取關中。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霸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后被項羽封為漢王,統(tǒng)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楚漢戰(zhàn)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善于納諫,能充分發(fā)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于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后,[統(tǒng)一天下。前202年即皇帝位,定都長安。登基后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由逐步消滅了韓信、彭越、英布異姓諸侯王,建立了中央集權。另一方面休養(yǎng)生息,輕徭薄賦,促進了經濟的極大發(fā)展,奠定了漢代鼎盛的基礎。被毛澤東稱為“封建皇帝里邊*厲害的一個”。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