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簡介
1.1 歷史與發(fā)展
1.2 特性
1.2.1 存儲結構
1.2.2 內存存儲與持久化
1.2.3 功能豐富
1.2.4 簡單穩(wěn)定
第2章 準備
2.1 安裝Redis
2.1.1 在POSIX系統(tǒng)中安裝
2.1.2 在OS X系統(tǒng)中安裝
2.1.3 在Windows中安裝
2.2 啟動和停止Redis
2.2.1 啟動Redis
2.2.2 停止Redis
2.3 Redis命令行客戶端
2.3.1 發(fā)送命令
2.3.2 命令返回值
2.4 配置
2.5 多數據庫
第3章 入門
3.1 熱身
3.2 字符串類型
3.2.1 介紹
3.2.2 命令
3.2.3 實踐
3.2.4 命令拾遺
3.3 散列類型
3.3.1 介紹
3.3.2 命令
3.3.3 實踐
3.3.4 命令拾遺
3.4 列表類型
3.4.1 介紹
3.4.2 命令
3.4.3 實踐
3.4.5 命令拾遺
3.5 集合類型
3.5.1 介紹
3.5.2 命令
3.5.3 實踐
3.5.4 命令拾遺
3.6 有序集合類型
3.6.1 介紹
3.6.2 命令
3.6.3 實踐
3.6.4 命令拾遺
第4章 進階
4.1 事務
4.1.1 概述
4.1.2 錯誤處理
4.1.3 WATCH命令介紹
4.2 過期時間
4.2.1 命令介紹
4.2.2 實現訪問頻率限制之一
4.2.3 實現訪問頻率限制之二
4.2.4 實現緩存
4.3 排序
4.3.1 有序集合的集合操作
4.3.2 SORT命令
4.3.3 BY參數
4.3.4 GET參數
4.3.5 STORE參數
4.3.6 性能優(yōu)化
4.4 消息通知
4.4.1 任務隊列
4.4.2 使用Redis實現任務隊列
4.4.3 優(yōu)先級隊列
4.4.4 "發(fā)布/訂閱"模式
4.4.5 按照規(guī)則訂閱
4.5 管道
4.6 節(jié)省空間
4.6.1 精簡鍵名和鍵值
4.6.2 內部編碼優(yōu)化
第5章 實踐
5.1 PHP與Redis
5.1.1 安裝
5.1.2 使用方法
5.1.3 簡便用法
5.1.4 實踐:用戶注冊登錄功能
5.2 Ruby與Redis
5.2.1 安裝
5.2.2 使用方法
5.2.3 簡便用法
5.2.4 實踐:自動完成
5.3 Python與Redis
5.3.1 安裝
5.3.2 使用方法
5.3.3 簡便用法
5.3.4 實踐:在線的好友
5.4 Node.js與Redis
5.4.1 安裝
5.4.2 使用方法
5.4.3 簡便用法
5.4.4 實踐:IP地址查詢
第6章 腳本
6.1 概覽
6.1.1 腳本介紹
6.1.2 實例:訪問頻率限制
6.2 Lua語言
6.2.1 Lua語法
6.2.2 標準庫
6.2.3 其他庫
6.3 Redis與Lua
6.3.1 在腳本中調用Redis命令
6.3.2 從腳本中返回值
6.3.3 腳本相關命令
6.3.4 應用實例
6.4 深入腳本
6.4.1 KEYS與ARGV
6.4.2 沙盒與隨機數
6.4.3 其他腳本相關命令
6.4.4 原子性和執(zhí)行時間
第7章 持久化
7.1 RDB方式
7.1.1 根據配置規(guī)則進行自動快照
7.1.2 用戶執(zhí)行SAVE或BGSAVE命令
7.1.3 執(zhí)行FLUSHALL命令
7.1.4 執(zhí)行復制時
7.1.5 快照原理
7.2 AOF方式
7.2.1 開啟AOF
7.2.2 AOF的實現
7.2.3 同步硬盤數據
第8章 集群
8.1 復制
8.1.1 配置
8.1.2 原理
8.1.3 圖結構
8.1.4 讀寫分離與一致性
8.1.5 從數據庫持久化
8.1.6 無硬盤復制
8.1.7 增量復制
8.2 哨兵
8.2.1 什么是哨兵
8.2.2 馬上上手
8.2.3 實現原理
8.2.4 哨兵的部署
8.3 集群
8.3.1 配置集群
8.3.2 節(jié)點的增加
8.3.3 插槽的分配
8.3.4 獲取與插槽對應的節(jié)點
8.3.5 故障恢復
第9章 管理
9.1 安全
9.1.1 可信的環(huán)境
9.1.2 數據庫密碼
9.1.3 命名命令
9.2 通信協(xié)議
9.2.1 簡單協(xié)議
9.2.2 統(tǒng)一請求協(xié)議
9.3 管理工具
9.3.1 redis-cli
9.3.2 phpRedisAdmin
9.3.3 Rdbtools
附錄A Redis命令屬性
附錄B 配置參數索引
附錄C CRC16實現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