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認證與等級考試其他認證和考試2015考研政治必備考點背誦手冊

2015考研政治必備考點背誦手冊

2015考研政治必備考點背誦手冊

定 價:¥12.00

作 者: 太奇考研政治教研組 編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考試 考研政治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2415492 出版時間: 2014-06-01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一本優(yōu)秀的考研政治輔導書要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內容權威準確;第二,與考研試題高度相關;第三,實用性強。而本書正符合以上特征。首先,本書是權威的。本書以教育部“馬工程”的“兩課”教材和教育部考試中心的《2014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政治大綱》為基本依據,結合太奇教育10余年的考研政治培訓經驗,形成本書。本書的知識內容權威與效度并存。其次,本書是緊密結合考研真題的。本書在每個考點上注明了該考點的考查年份和命題情況,有利于考生了解本考點的重要性,用實際的數據說明考點的命題程度和頻率遠遠優(yōu)于生硬而主觀地把考點分成幾星級考點。并且,本書在考點之后還附有針對本考點的歷年真題,不僅讓考生明確考點是什么,是否重要,更讓考生明確這個考點會如何命題。這樣,從一個知識點就帶領了學生從看知識點到懂知識點再到記知識點,并且知道該知識點如何考試如何得分,完成了對于考研政治學習的飛躍。故而,本書不僅是一本知識識記的書,更是一本對接考試的書。再次,本書是實用性強的。本書不同于各類考研政治的復習全書,沒有面面俱到、洋洋灑灑的編寫百萬字??忌鷮τ诳佳姓蔚囊笸恰岸嗫旌檬 保簿褪堑梅侄?、復習快、效果好、精力省。故而,本書僅在紛繁復雜的考研政治內容中抽提最重要最關鍵的180個知識點,涵蓋了考研政治學科的全部核心知識,是所有考生想要獲取考試高分的必備知識儲備。本書方便考生在復習的基礎階段了解核心知識,強化階段進行內容背誦,沖刺階段完成總結歸納。總之,本書在實用性上也充分考慮考生的需求。建議諸位考生以如下方式使用本書:首先,略讀本書全部考點內容,達到對考研政治內容有大概了解,能在頭腦中呈現(xiàn)宏觀知識體系;之后精讀考點并做考點之后的題目,對照答案和解析后重新看本考點內容進行鞏固,將做錯的題目標記;最后通讀本書,將不熟悉的考點重新鞏固,并將做錯的題目重新做一遍。以上思慮就達到了從宏觀到微觀再到宏觀,由知識到題目再到兩者結合,完成考研政治復習中的實力和水平的躍進。本書由王哲老師規(guī)劃和統(tǒng)稿,并由王哲、劉鳴、彭鋒、謝景海和于會清老師編寫完成。感謝以上老師的辛苦努力并感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的編輯們的辛苦付出。

作者簡介

暫缺《2015考研政治必備考點背誦手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考點1、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價值目標
考點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考點3、哲學基本問題
考點4、意識的產生、本質及能動作用
考點5、物質與運動、物質運動與時間空間
考點6、實踐及其本質含義、基本特征
考點7、唯物辯證法的兩大特征之聯(lián)系
考點8、唯物辯證法的兩大特征之發(fā)展
考點9、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
考點10、辯證法的三大規(guī)律之矛盾
考點11、辯證法的三大規(guī)律之質量互變規(guī)律
考點12、辯證法的三大規(guī)律之否定之否定
考點13、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原因和結果
考點14、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偶然性和必然性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考點1、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價值目標
  考點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考點3、哲學基本問題
  考點4、意識的產生、本質及能動作用
  考點5、物質與運動、物質運動與時間空間
  考點6、實踐及其本質含義、基本特征
  考點7、唯物辯證法的兩大特征之聯(lián)系
  考點8、唯物辯證法的兩大特征之發(fā)展
  考點9、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
  考點10、辯證法的三大規(guī)律之矛盾
  考點11、辯證法的三大規(guī)律之質量互變規(guī)律
  考點12、辯證法的三大規(guī)律之否定之否定
  考點13、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原因和結果
  考點14、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偶然性和必然性
  考點15、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可能性和現(xiàn)實性
  考點16、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現(xiàn)象和本質
  考點17、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內容和形式
  考點18、主觀辯證法和客觀辯證法及其關系
  考點19、四種辯證思維方法之歸納與演繹
  考點20、四種辯證思維方法之分析與綜合
  考點21、四種辯證思維方法之抽象和具體
  考點22、四種辯證思維方法之歷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
  考點23、唯物主義認識論和唯心主義認識論的對立
  考點24、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對立
  考點25、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原則區(qū)別
  考點26、認識的本質
  考點27、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
  考點28、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考點29、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考點30、認識過程中的兩次飛躍
  考點31、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
  考點32、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考點33、真理和謬誤、成功和失敗
  考點34、檢驗真理的實踐標準
  考點35、真理與價值
  考點36、社會存在及其作用
  考點37、社會意識及其特征
  考點38、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
  考點39、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
  考點40、社會形態(tài)的內涵及更替的一般規(guī)律和特殊形式
  考點41、社會發(fā)展的動力
  考點42、人民群眾在創(chuàng)造歷史中的決定作用
  考點43、人的本質
  考點44、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考點45、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的關系
  考點46、價格與價值的關系,價值規(guī)律的表現(xiàn)形式,貨幣的產生及職能
  考點47、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考點48、勞動力商品的特點,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
  考點49、資本的本質,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剩余價值率
  考點50、資本積累的本質與后果
  考點51、資本周轉
  考點5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考點53、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本質
  考點54、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
  考點55、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的多樣性,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前進行和曲折性
  考點56、"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
  考點57、人類解放的含義
第二部分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考點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
  考點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
  考點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
  考點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考點5、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完成三件大事
  考點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考點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考點8、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考點9、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
  考點10、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考點11、科學發(fā)展觀
  考點12、實事求是思想路線
  考點13、解放思想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
  考點14、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考點15、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
  考點16、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
  考點17、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考點18、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
  考點19、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綱領
  考點20、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
  考點2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之統(tǒng)一戰(zhàn)線
  考點2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之黨的建設
  考點23、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考點24、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之農業(yè)
  考點25、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之手工業(yè)
  考點26、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之資本主義工商業(yè)
  考點2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考點28、社會主義本質理論
  考點29、發(fā)展才是硬道理
  考點30、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考點3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
  考點32、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提出及主要內容
  考點3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布局和總任務
  考點34、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
  考點35、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考點36、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考點37、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關系
  考點38、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
  考點39、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
  考點40、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
  考點41、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考點42、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
  考點4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考點44、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
  考點45、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走新型工業(yè)化道路
  考點46、大力推進生態(tài)文明
  考點47、人民民主專政
  考點48、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考點4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考點50、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
  考點5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含義
  考點5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思路
  考點53、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
第三部分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
  考點1、近代中國社會性質、主要矛盾、歷史任務、基本特征以及反侵略斗爭失敗的原因:
  考點2、太平天國的綱領:《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
  考點3、太平天國農民斗爭的意義、局限性和教訓
  考點4、洋務運動的背景、主要代表、指導思想、主要事業(yè)、歷史作用及其失敗教訓
  考點5、戊戌維新運動及其意義與教訓
  考點6、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
  考點7、關于革命與改良的辯論及其意義
  考點8、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失敗原因及經驗教訓
  考點9、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
  考點10、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的歷史特點及其重大意義
  考點11、第一次國共合作
  考點12、大革命的意義、失敗原因及其經驗教訓
  考點1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理論的形成
  考點14、土地革命戰(zhàn)爭前中期的"左"傾錯誤、形成原因及其危害
  考點15、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考點16、持久戰(zhàn)的戰(zhàn)略方針
  考點17、中共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堅持的基本原則
  考點18、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
  考點19、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歷史意義、原因和基本經驗
  考點20、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及作用
  考點21、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考點22、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基本經驗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考點23、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全面確立及其意義
  考點24、中共八大、《論十大關系》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考點25、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與十一屆三中全會
  考點26、鄧小平南方談話與中共十四大
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考點1、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
  考點2、理想信念的實現(xiàn)
  考點3、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優(yōu)良傳統(tǒng)與時代價值
  考點4、愛國主義、愛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tǒng)一與經濟全球化
  考點5、愛國主義與弘揚民族精神
  考點6、愛國主義與弘揚時代精神
  考點7、世界觀與人生觀
  考點8、價值觀、人生價值及其評價
  考點9、正確對待人生環(huán)境
  考點10、道德的功能與社會作用
  考點1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道德傳統(tǒng)
  考點12、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原則與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考點13、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
  考點14、努力錘煉個人品德
  考點15、公共生活、公共秩序與社會公德
  考點16、職業(yè)道德、戀愛道德與家庭美德
  考點17、公共生活、職業(yè)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法律規(guī)范
  考點18、社會主義法律
  考點19、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考點20、憲法的特征、基本原則及其主要內容
  考點21、民商法律制度
  考點22、我國的行政法律制度與經濟法律制度
  考點23、我國的刑事法律制度
  考點24、我國的程序法律制度
第五部分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考點1、兩極格局解體
  考點2、世界多極化
  考點3、經濟全球化
  考點4、區(qū)域經濟一體化
  考點5、綜合國力競爭
  考點6、大國關系
  考點7、傳統(tǒng)安全與非傳統(tǒng)安全
  考點8、地區(qū)熱點問題
  考點9、西方新干涉主義的新特點
  考點10、聯(lián)合國等主要國際組織的地位、作用和面臨的挑戰(zhàn)
  考點11、發(fā)展中國家的地位和作用
  考點12、南北關系
  考點13、南南合作
  考點14、中國的和平發(fā)展道路
  考點15、推動建設和諧世界
  考點16、中國對外工作新思路、新論斷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