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中國經濟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便攜版)

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便攜版)

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便攜版)

定 價:¥36.00

作 者: 暫缺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經濟 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概況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6044646 出版時間: 1900-01-01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全面分析了中國經濟現在面臨的重重危險。中國經濟已經全面陷入衰退,通脹高企不下,制造業(yè)成本迅速上漲,產業(yè)升級遙不可及。第二部分談的是如今的國企改革已經陷入停滯。因為我們給國企制造了懶惰的溫床:它享受著巨額補貼,它無償占有公共資源,它靠政策傾斜壟斷市場。結果就是,國企拒絕改革,民企無路可走。第三部分談的是金融系統(tǒng)問題叢生。因為我們的銀行已成了最暴利的行業(yè),我們的民間信貸被全面狙擊,我們的股市創(chuàng)造性地引入國際板。結果就是,中小企業(yè)貸款無門,老百姓儲蓄被稀釋,無數股民被套牢。第四部分談的是我們的民營企業(yè)節(jié)節(jié)敗退。因為我們企業(yè)的稅負重、租金高,我們陷入知識產權危機。結果就是,實體店全面消亡,洋品牌占領市場。第五部分談的是中國經濟改革路在何方。筆者給出答案:中國經濟改革應重塑三大目標:共同富裕、藏富于民、真正做到以民為本。為此,筆者呼吁:重新明確國企的定位、有效監(jiān)管國企,構建科學的預算體制、實行"國企分紅、民企減稅"的稅負體系。

作者簡介

  郎咸平,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美國沃頓商學院博士。曾任沃頓商學院、密歇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教授。孫晉,電視欄目《郎咸平說》、廣東衛(wèi)視《財經郎眼》、寧夏衛(wèi)視及第一財經《財經郎閑評》的共同策劃撰稿人。曾先后就讀于香港中文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瑞士日內瓦高等國際研究院(IHEID)

圖書目錄

第一篇 中國經濟險象重重
 第一章 中國經濟總報告:衰退與套牢
  一、正在經歷的衰退
  二、你敢不敢問自己:中國經濟究竟靠什么在增長
  三、國有四大銀行:你們還能挺住嗎
  四、從鐵道部到地方政府:中國經濟已經深陷債務危機
  五、從地方債到保障房:企業(yè)和股民被系統(tǒng)性套牢
  六、也許就要陷入日本式的三十年大蕭條
 第二章 中國經濟發(fā)燒了:診斷中國大通脹
  一、年初預言的"三個精準打擊",樓市、股市、民企一一應驗
  二、中國式通貨膨脹的機理
  三、豬肉告訴我們:物價再也不會降下來了
  四、中國式通脹下的中國式宏觀調控
  五、貨幣超發(fā)究竟是美國輸入的,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六、控制中國通脹的四大建議   第一篇 中國經濟險象重重  第一章 中國經濟總報告:衰退與套牢   一、正在經歷的衰退   二、你敢不敢問自己:中國經濟究竟靠什么在增長   三、國有四大銀行:你們還能挺住嗎   四、從鐵道部到地方政府:中國經濟已經深陷債務危機   五、從地方債到保障房:企業(yè)和股民被系統(tǒng)性套牢   六、也許就要陷入日本式的三十年大蕭條  第二章 中國經濟發(fā)燒了:診斷中國大通脹   一、年初預言的"三個精準打擊",樓市、股市、民企一一應驗   二、中國式通貨膨脹的機理   三、豬肉告訴我們:物價再也不會降下來了   四、中國式通脹下的中國式宏觀調控   五、貨幣超發(fā)究竟是美國輸入的,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六、控制中國通脹的四大建議  第三章 當中國制造喪失成本優(yōu)勢   一、通脹之后,制造業(yè)崗位高端回流美國,低端轉移越南   二、通貨膨脹驅動生活成本快速上漲,結果工資在漲,收入在降   三、亞洲四小龍工資上漲之后不同的命運:日韓道路vs中國香港道路   四、日韓道路:工資上漲本來不是壞事   五、中國香港道路:泡沫經濟摧毀經濟結構,阻礙內地三大政策紅包惠及底層  第四章 當保障房打垮房地產市場   一、我們距離香港式的樓市崩盤就差半步   二、為什么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可以高房價   三、房產稅的錯誤邏輯   四、房地產調控的當務之急不是蓋房而是排隊   五、分房子和蓋房子是一樣要緊的事   六、應該創(chuàng)造條件,補貼公益組織提供廉租房,與政府廉租房競爭  第五章 產業(yè)升級不過是一廂情愿   一、經濟高增長,卻離老百姓越來越遠   二、我們會不會陷入拉美困境?基于韓國半導體和臺灣光學產業(yè)的分析   三、廣東"騰龍換鳥":傳統(tǒng)產業(yè),產業(yè)轉移,還是產業(yè)升級?   四、臺積電、廣達、HTC,他們背后的臺灣"代工革命"   五、中國式的產業(yè)升級就是"大躍進",產業(yè)振興就是放衛(wèi)星   六、十大產業(yè)振興:竟然全上當了! 第二篇 國企改革陷入停滯  第六章 國企到底賺不賺錢   一、暴利是因為管理能力強,還是因為享受了巨額的補貼   二、國企高薪的迷霧   三、三桶油:不惜發(fā)動油荒、制造氣短來排擠對手   四、汽車國企能壟斷是因為能用謊言左右國家產業(yè)政策   五、出租車罷運背后:國有企業(yè)不光彩的角色  第七章 電力:以漲價替代改革   一、與中電聯過招:電廠,你到底虧了沒有?   二、厘清美國電力改革的系統(tǒng)思路   三、我們該如何變革中國電網?  第八章 民航:最暴利最愛延誤   一、為什么機票這么暴利?   二、美國怎么靠改革降低票價?   三、為什么延誤這么厲害?為什么航線又壟斷又腐敗   四、美國經驗:打破官僚就能打破壟斷,打破壟斷就可以下放航線權   五、民航系統(tǒng)應將反官僚、反腐敗和市場化進行到底  第九章 電信:又慢又貴又沒活力   一、寬帶怎么又是壟斷又是造假?   二、三網融合:不如學學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怎么監(jiān)管?   三、如此依賴iPhone對嗎?回頭看,3G 發(fā)牌是不是晚了?   四、該怎么改善我們的電信監(jiān)管? 第三篇 金融系統(tǒng)問題叢生  第十章 民間信貸紊亂:誰制造了高利貸?   一、參與高利貸的不乏銀行國企   二、高利貸是被一刀切整治整高的   三、聚焦吳英案:高利貸的源頭是不讓民資辦銀行,不讓利率由市場決定  第十一章 銀行信托亂象:誰來管好理財產品?誰來管好銀行?   一、政策利好盡出,股市為何不反彈?   二、千億存款去哪里了?不是股市,而是轉身理財產品   三、本質的問題是不管怎么調控,保護的都不是儲戶股民  第十二章 國有銀行是否會重演日本悲???   一、國有銀行為何被洋評委唱空?   二、要了解華爾街,就要了解他們在日本韓國做過什么   三、警惕日本長期信用銀行的破產模式在中國重演   四、中國銀行業(yè)的深層危機:管理粗放、模式畸形   五、銀行危機或殃及人民幣國際化  第十三章 股市亂政:為什么我反對國際板?證監(jiān)會該如何改革?   一、什么叫國際板?國際板就是重復中石油套牢股民的故事   二、國際板引入的又是另一幫國企   三、為什么外國交易所歡迎中國企業(yè)?   四、不破解"三高"難題,國際板也好不到哪里去   五、改革證監(jiān)會:放權交易所審新股,廢掉增發(fā)審批,學美國靠罰款為生 第四篇 民營企業(yè)節(jié)節(jié)敗退  第十四章 淘寶大戰(zhàn)背后:那些迅速消亡的實體店   一、網購的飛速增長反映了商家對低成本交易的渴望   二、開實體店鋪太難催生了畸形的零售市場   三、香港日本的零售業(yè)都是為了繁榮個體戶、促進就業(yè)   四、我們該怎么幫助個體戶?  第十五章  達芬奇的眼淚:中國知識產權危機   一、達芬奇事件的本質是產業(yè)鏈危機   二、沒控制產業(yè)鏈,是因為沒控制知識產權   三、我們掌握的環(huán)節(jié)都是人家不愿意做的   四、最根本的問題是知識產權危機,最缺乏的是一套公平的市場經濟   規(guī)則/ 第十六章 中小企業(yè)減負:為什么干打雷不下雨?   一、前所未有的危機:不敢接單   二、上海政府一片好心,兩年努力盼來稅改試點   三、本來想減稅,實際稅負卻更重了   四、該怎么給小微企業(yè)減負? 第五篇 中國經濟改革路在何方?  第十七章 中國經濟改革應重塑三大目標:共同富裕,藏富于民,真正做到以民為本   一、立足點不平等,先富無法帶動后富   二、藏富于民就是要讓大多數老百姓成為穩(wěn)定的中產   三、以民為本,引進《吹哨法案》讓人民自己保護自己  第十八章 只有改革預算才能實現藏富于民   一、財政預算的重點應從投資轉到民生   二、因為不公開透明,預算就是給老百姓花了錢老百姓也不見得買賬   三、我們的預算根本不叫預算,所以高鐵狂飆、地方賣地   四、我們現在的預算狀況和美國1910年前后差不多   五、以預算改革破解采購腐敗的三大痼疾   六、打擊工程腐敗,改革政府流程刻不容緩  第十九章 國企改革:不可回避的任務   一、國企改革第一步:砍掉國企的"虛胖"   二、過路費的奧秘:國企鉆了價格體系和反壟斷的漏洞   三、鐵礦石原油的貓膩:錯在國企,還是產業(yè)政策?   四、電力改革只改一半的秘密:錯在國企,還是過去改革的欠賬?   五 、"走出去":國企不能承受之輕   六、預算、分紅、限定業(yè)務、對民企放開準入,一樣也不能少  第二十章 改革稅制以實現共同富裕和藏富于民   一、連饅頭都征稅?增值稅迫切需要引入藏富于民的理念   二、關稅改革不能"嫌貧愛富"   三、個稅改革避重就輕,需要二次改革   四、合理的企業(yè)稅負原則:國企分紅,民企輕稅     結束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