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金屬學、金屬工藝先進制造技術 第2版

先進制造技術 第2版

先進制造技術 第2版

定 價:¥39.80

作 者: 王隆太 編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501381 出版時間: 2015-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先進制造技術 第2版》從制造業(yè)的地位作用、所面臨的形勢任務出發(fā),詳細論述了先進制造技術的內涵和體系結構,系統(tǒng)介紹了先進制造技術的基本內容、關鍵技術和最新的發(fā)展。內容全面、新穎,在力求保持先進制造技術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基礎上,更注重介紹一些適用先進、相對成熟的制造技術。全書共分為:制造業(yè)與先進制造技術、現(xiàn)代設計技術、先進制造工藝技術、制造自動化技術、現(xiàn)代企業(yè)信息管理技術、先進制造模式六個章節(jié)。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工程、工業(yè)工程、管理工程以及與制造有關其它專業(yè)的專業(yè)課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制造業(yè)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暫缺《先進制造技術 第2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制造業(yè)與先進制造技術1
11制造業(yè)的發(fā)展與挑戰(zhàn)1
111制造與制造業(yè)1
112制造業(yè)的地位與作用2
113制造業(yè)的進步與發(fā)展3
114我國機械制造業(yè)的發(fā)展與面臨的挑戰(zhàn)6
12先進制造技術的內涵與體系結構8
121先進制造技術提出的背景8
122先進制造技術的內涵與特征9
123先進制造技術的體系結構9
124先進制造技術的分類11
13先進制造技術的發(fā)展趨勢13
131云制造系統(tǒng)13
132信息物理融合系統(tǒng)16
133先進制造業(yè)及各工業(yè)國家的發(fā)展對策18
134先進制造技術的發(fā)展趨勢22
本章小結23
復習思考題23
第2章現(xiàn)代設計技術24
21概述24
211現(xiàn)代設計技術的內涵24
212現(xiàn)代設計技術的特征25
213現(xiàn)代設計技術的體系結構26
22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27
221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內涵與發(fā)展27
222計算機輔助設計的關鍵技術29
223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研究熱點31
23優(yōu)化設計33
231優(yōu)化設計的數(shù)學模型33
232優(yōu)化方法的分類35
233優(yōu)化設計步驟36
234優(yōu)化設計實例38
24可靠性設計39
241基本概念39
242機械零件可靠性設計43
243機械系統(tǒng)可靠性設計46
25價值工程49
251價值工程的內涵與特征49
252價值工程的實施過程50
253價值工程的應用案例53
26反求工程54
261反求工程的內涵54
262反求工程的基本步驟55
263反求工程的關鍵技術56
264反求工程的應用舉例59
27綠色設計60
271綠色設計產生的背景60
272綠色產品及綠色設計的定義60
273綠色設計的主要內容63
274綠色設計的基本原則63
275綠色產品實例64
本章小結65
復習思考題65
第3章先進制造工藝技術67
31概述67
311機械制造工藝的內涵67
312先進制造工藝的產生和發(fā)展68
313先進制造工藝技術特點70
32材料受迫成形工藝技術70
321精密潔凈鑄造成形技術70
322精確高效金屬塑性成形技術72
323粉末鍛造成形技術76
324高分子材料注射成形技術77
33超精密加工技術81
331概述81
332超精密切削加工82
333超精密磨削加工85
334超精密加工機床與設備87
335超精密加工支持環(huán)境89
34高速加工技術92
341高速加工的概念92
342高速加工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93
343高速切削加工的關鍵技術94
344高速磨削加工的關鍵技術97
35增材制造技術100
351增材制造技術的基本原理100
352增材制造的主要工藝方法101
353增材制造技術的應用105
354增材制造技術存在的局限105
36微納制造技術106
361微納制造技術的概念106
362微制造工藝技術106
363納制造工藝技術110
37表面工程技術112
371表面改性技術113
372表面覆層技術115
373復合表面處理技術117
38再制造技術118
381再制造技術的內涵和意義118
382無損拆解與綠色清洗技術120
383無損檢測與壽命評估技術121
384再制造成形與加工技術122
39仿生制造技術125
391仿生制造技術的內涵及發(fā)展125
392仿生機構及系統(tǒng)制造126
393功能性表面仿生制造127
394生物組織及器官制造129
395生物加工成形制造130
本章小結132
復習思考題133
第4章制造自動化技術134
41概述134
411制造自動化技術的發(fā)展134
412制造自動化技術的內涵136
42自動化制造設備137
421數(shù)控機床137
422加工中心機床143
423柔性制造單元146
424柔性制造系統(tǒng)147
43物料運儲系統(tǒng)自動化159
431自動運輸小車159
432工業(yè)機器人161
433自動化倉庫166
44裝配過程自動化168
441裝配過程自動化的現(xiàn)狀與意義168
442自動裝配工藝性分析169
443自動化裝配設備174
45檢測過程自動化179
451檢測系統(tǒng)的作用與涉及的檢測內容179
452檢測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及工作原理180
453自動檢測元件181
454制造過程自動檢測監(jiān)控實例182
本章小結185
復習思考題186
第5章現(xiàn)代企業(yè)信息管理技術187
51概述187
511企業(yè)信息化的內涵187
512企業(yè)信息管理技術體系188
513企業(yè)信息管理的網絡環(huán)境189
52企業(yè)資源計劃(ERP)191
521ERP的產生與發(fā)展191
522訂貨點法192
523MRP及閉環(huán)MRP193
524MRPⅡ198
525ERP201
526ERPⅡ204
53供應鏈管理(SCM)207
531SCM的產生背景207
532SCM的定義208
533SCM的結構體系208
534SCM的管理原理210
535SCM的發(fā)展趨勢214
54客戶關系管理(CRM)215
541CRM的產生背景215
542CRM的內涵216
543CRM的目標與客戶對象217
544CRM的體系結構及功能模塊218
545CRM與其他信息系統(tǒng)的關系220
55產品數(shù)據(jù)管理(PDM)221
551PDM的產生、定義與發(fā)展221
552PDM的體系結構223
553PDM的系統(tǒng)功能224
554PDM與ERP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226
555基于PDM的應用集成228
56制造執(zhí)行系統(tǒng)(MES)230
561MES的產生與定義230
562MES的角色作用231
563MES的功能模塊233
564MES與其他信息系統(tǒng)的關系233
565ERP/MES/PCS的信息集成234
本章小結235
復習思考題236
第6章先進制造模式237
61計算機集成制造(CIM)237
611CIM和CIMS的概念237
612CIMS的結構組成238
613CIMS遞階控制結構242
614CIMS開放式體系結構(CIMS/OSA)243
615我國CIMS技術的發(fā)展戰(zhàn)略245
62并行工程(CE)246
621并行工程概念的產生及其定義246
622并行工程的運行模式247
623并行工程的特征248
624并行工程的關鍵技術250
625并行工程的支持工具250
63精益生產(LP)251
631精益生產的提出及內涵251
632精益生產的體系結構253
633精益生產的基本原理257
64敏捷制造(AM)259
641敏捷制造提出的背景、內涵及其特征259
642敏捷制造企業(yè)的體系結構261
643敏捷化企業(yè)組織與管理262
644虛擬制造265
645可重構制造系統(tǒng)265
646敏捷制造對制造業(yè)的影響268
65智能制造(IM)269
651智能制造的內涵與特征269
652智能加工與智能機床271
本章小結273
復習思考題274
參考文獻27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