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民族學民族關系與人地關系的適應性問題研究:以廣西壯族為例

民族關系與人地關系的適應性問題研究:以廣西壯族為例

民族關系與人地關系的適應性問題研究:以廣西壯族為例

定 價:¥79.00

作 者: 蔣滿元 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西南邊疆歷史與現(xiàn)狀綜合研究項目·研究系列
標 簽: 社會結構與社會關系 社會科學 社會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9769607 出版時間: 2015-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民族關系與人地關系的適應性問題研究:以廣西壯族為例》以人地關系為切入點,以壯族的民族形成為敘述主體,對民族關系與人地關系的適應性問題進行研究。作者認為:受地理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壯族不僅在地域分布的空間格局上出現(xiàn)過復雜的變動,而且在不同時空范圍內,因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的變遷,壯族相應地也在農耕生產、畜牧、狩獵以及文化等領域采取過不同的適應措施;這些適應措施與環(huán)境相互影響,形成了壯族歷史上民族變遷與人地關系間十分復雜的互動關系并最終促進了民族間的進步、團結與發(fā)展。

作者簡介

  蔣滿元,男,湖南永州人,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區(qū)域經濟學、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與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述評
第一節(jié) 選題依據(jù)及研究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三節(jié) 研究重點與難點
第四節(jié)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xiàn)狀述評
第二章 人地關系演進的歷史軌跡與嬗變過程
第一節(jié) 人地關系演進的歷史軌跡
第二節(jié) 人地關系的嬗變過程
第三章 人地關系過程中的民族關系演進
第一節(jié) 人地關系對民族關系的影響及其彼此間的互動
第二節(jié) 人地關系影響民族關系的途徑分析
第三節(jié) 人地關系進程中少數(shù)民族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以廣西為例
第四節(jié) 人地關系進程中的民族關系互動:以壯族“漢化”和漢族“壯化”為例
第四章 壯族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的人地因素剖析
第一節(jié) 壯族族群形成的歷史演進脈絡辨析
第二節(jié) 壯族族體形成歷史演進過程中的地域因素剖析
第三節(jié) 地域因素影響壯族文明演進的實證分析
第五章 壯族分布版圖變遷的歷史演進脈絡及地域因素影響
第一節(jié) 區(qū)域人地關系與民族關系過程中的空間特征
第二節(jié) 自南宋至元、明、清、民國時代的壯族分布版圖變遷的歷史演進脈絡
第三節(jié) 對壯族分布版圖變遷歷史演進脈絡的進一步剖析:基于壯族聚居區(qū)域地名變化的思考
第六章 壯族生產生活方式選擇中的人地因素影響
第一節(jié) 壯族生產生活方式選擇中的水因素分析
第二節(jié) 壯族生產生活方式選擇中的狩獵與畜牧行為分析
第三節(jié) 壯族生產生活方式選擇中的居住環(huán)境改造分析
第四節(jié) 壯族生產生活方式選擇中的農作物種類與飲食習俗演進分析
第五節(jié) 壯族生產生活方式選擇中的服飾變化與銅鼓藝術分析
第六節(jié) 壯族生產生活方式選擇中民間信仰的環(huán)境內涵
第七章 壯民族聚居地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人地關系適應
第一節(jié) 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涵、特征及其哲學維度思考
第二節(jié) 壯族聚居地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人地關系適應:資源環(huán)境合理開發(fā)利用與農業(yè)生產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壯族聚居地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人地關系適應:資源環(huán)境合理利用與民俗旅游產業(yè)發(fā)展
第八章 結論與啟示
第一節(jié) 主要結論
第二節(jié) 相關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