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
一、立法目的
1.刑事立法目的在審判實踐中如何得以實現(xiàn)?
2.在具體案件中如何進行形式推理與實質推理?
3.刑事立法目的在具體案件中對量刑如何發(fā)揮作用?
4.行為人通過計算機網絡實施的行為是否可以運用立法目的加以考量?
二、刑法的任務
5.刑法任務中所謂的法益保護,能否適用于網絡虛擬世界?
6.法益侵害程度對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義,審判實踐中如何確定法益的侵害程度?
7.對具體案件如何運用刑法任務進行評價?
三、罪刑法定原則
8.罪刑法定原則在審判實踐中如何體現(xiàn)?
9.罪刑法定原則中的“法”是指什么法?
10.在罪刑法定原則的前提下,刑法解釋在具體操作上需要注意什么? “
11.罪刑法定原則如何協(xié)調主觀解釋與客觀解釋的關系?
12.審判實踐中如何具體運用刑法解釋來解決問題?
13.如何理解”犯罪分子“?
14.國際條約的內容是否可以成為我國刑事判決的依據?是否違背罪刑法定原則?
15.無罪推定原則在具體案件中如何運用?
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6.在司法實踐中如何踐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五、罪責刑相適應
17.在司法實踐中如何具體把握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六、管轄
18.屬地管轄原則在司法實踐中如何適用?
19.如何確定跨國案件的刑事管轄權?
20.具有刑事管轄權是否就意味著能夠行使刑事管轄權?
21.如何處理刑事管轄權沖突的問題?
22.刑事管轄原則是否適用于網絡虛擬環(huán)境?
23.虛擬環(huán)境中的網絡犯罪如何確定屬地管轄原則的適用?
七、溯及力
24.審判實踐中如何具體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
25.哪些法律或規(guī)范性文件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
26.犯罪時司法解釋尚未公布實施,但在作出判決前司法解釋公布實施了,那么該司法解釋的效力是否及于該犯罪行為?
27.被判處刑罰之前曾受到過勞動教養(yǎng),勞動教養(yǎng)的時間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28.司法解釋的時間效力如何判斷?
29.對于同個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先后分別作出了兩個司法解釋,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作出兩個司法解釋,或者最高人民檢察院先后作出兩個司法解釋,是否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
30.不作為犯罪跨越舊法與新法時,如何選擇適用法律?
31.過失犯罪跨越舊法與新法時,如何選擇適用法律?
第二章 犯罪和刑事責任
第三章 犯罪停止形態(tài)
第四章 共同犯罪
第五章 單位犯罪
第六章 刑罰
第七章 刑罰的具體運用
第八章 總則其他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