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論/001
一 研究現狀/001
二 研究意義/003
三 研究思路/004
第一章 危險犯概論/006
第一節(jié) 危險犯概念/006
一 大陸法系刑法關于危險犯概念的述評/006
二 我國刑法學理論關于危險犯概念的主要學說與評析/011
三 筆者主張的危險犯概念/018
第二節(jié) 危險犯與相關概念的關系/043
一 危險犯與形式犯、實質犯/043
二 危險犯與結果犯、行為犯/047
三 危險犯與實害犯之間的關系/053
第三節(jié) 刑法中的危險/059
一 刑法中的危險概念的學說/060
二 刑法中的危險判斷/061
三 基本觀點/062
第二章 危險犯的內部構成體系/069
第一節(jié) 危險犯的內部構成體系概說/070
一 各種犯罪論體系學說的分析/070
二 危險犯的內部構成/082
第二節(jié) 危險行為/085
一 危險刑法體系的基底——危險行為/085
二 抽象危險行為/086
三 具體危險行為/091
第三節(jié) 法益/092
一 法益理論史簡論/094
二 法益理論史的結晶與反思/103
三 法益理論的重構/110
第四節(jié) 危險犯的不法構造/123
一 實質違法性二元融合論的基本立場/123
二 危險犯的不法構造/126
第五節(jié) 危險犯不法構造的展開/138
一 行為與法益有序配對規(guī)律的原因與形式/138
二 配對結構破譯了實質違法的“基因序圖”/143
三 配對規(guī)律的推論:關于危險行為不法的法律規(guī)則/146
第六節(jié) 危險犯的有責性/147
一 責任對象的探求/147
二 責任內容要素的發(fā)現/148
三 危險犯的罪責要素制約關系的維持/151
第三章 危險犯的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153
第一節(jié) 危險犯的犯罪預備形態(tài)/153
一 預備犯的可罰性根據/153
二 預備犯的可罰性根據探析/154
三 危險犯的預備犯的基本特征/158
第二節(jié) 危險犯的未遂形態(tài)/162
一 未遂犯的概念與處罰根據/162
二 危險犯是否存在未遂犯/164
三 危險犯的未遂形態(tài)的特征/171
第三節(jié) 危險犯的犯罪中止形態(tài)/177
一 危險犯預備階段的中止/177
二 危險犯實行階段的中止/180
第四章 危險犯的具體類型/183
第一節(jié) 具體危險犯的概念、本質與特征/183
一 具體危險犯的概念/183
二 具體危險犯的本質/184
三 具體危險犯的特征/186
第二節(jié) 抽象危險犯的正當性基礎/193
一 主張正當性的主要理由/193
二 反對正當性的主要理由/196
三 筆者的評析與觀點/198
第三節(jié) 抽象危險犯的概念與基本特征/205
一 抽象危險犯的概念/205
二 抽象危險犯的基本特征/208
第四節(jié) 抽象危險犯的節(jié)制/214
一 抽象危險犯節(jié)制的原因/214
二 節(jié)制抽象危險犯的學說/218
三 抽象危險犯可罰性節(jié)制規(guī)則的立法設計/224
第五章 我國現行刑法中危險犯立法的檢討與建議/229
第一節(jié) 我國現行刑法總則中危險犯立法的檢討與建議/229
一 我國現行刑法總則中危險犯立法的檢討與建議概述/229
二 我國現行刑法總則中危險犯立法的檢討與建議分述/230
第二節(jié) 我國現行刑法分則中危險犯立法的檢討與建議/241
一 公共安全領域危險犯立法的檢討與建議/241
二 經濟安全領域危險犯立法的檢討與建議/256
三 環(huán)境安全領域危險犯立法的檢討與建議/266
四 其他領域危險犯個別罪名的立法檢討與建議/270
參考文獻/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