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長安文化與民族文學研究

長安文化與民族文學研究

長安文化與民族文學研究

定 價:¥60.00

作 者: 黎羌 著
出版社: 商務(wù)印書館
叢編項: 長安文化與中國文學研究
標 簽: 文學 文學理論

ISBN: 9787100085687 出版時間: 2015-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46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長安文化與民族文學研究》將長安放在大的文化地理范疇中來認識,以漢、唐地理上的長安城為中心,將與之相關(guān)的時間和空間范圍中的事物及其體現(xiàn)出的文化意義以學理結(jié)合起來,試圖撰成一幅多姿多彩的長卷。另一方面,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少數(shù)民族文學構(gòu)成了中華文學斑斕的色塊。而如何將中國包括漢民族和各少數(shù)民族的文學融會貫通,形成一種大中華民族的文學,已成為學界關(guān)注的大問題之一。本書正致力于此。

作者簡介

  黎羌,本名李強,男,陜西師范大學中外民族戲劇學研究中心主任,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數(shù)十年如一日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絲綢之路文學藝術(shù),編撰、創(chuàng)作人文社會科學著作、優(yōu)秀文藝作品三十余部,獲校、廳、局、省、部、國家大獎十余項。作者長期研究中外戲劇、宗教文化和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藝術(shù),碩果累累,關(guān)注長安文化,具備多重學術(shù)背景,有志于將長安文化與中國各民族文學打通研究。

圖書目錄

序言 長安學、長安文學和中華民族文學的斷想 1導論 鑄造長安文化學科的巨艦 5第一章 源遠流長的長安文化 13第一節(jié) 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fā)祥地 13第二節(jié) 炎黃子孫遠古文化的繁衍地 22第三節(jié) 華夏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策源地 31第四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文學藝術(shù)的集散地 44第二章 中華民族與多民族文學 67第一節(jié) 炎黃子孫、華夏兒女與中華民族 68第二節(jié) 狄、戎、羌、蠻四夷古族文化 77第三節(jié) 中華多民族文化背景與文學藝術(shù) 91第四節(jié) 西北邊疆地區(qū)跨國民族及其文學 113第三章 殷實厚重的長安文學 125第一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文藝思想的儲藏地 125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學的示范地 132第三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文體分類與文學的發(fā)生 148第四節(jié) 《詩經(jīng)》與中華多民族文學 156第四章 漢唐各民族文學的衍延 169第一節(jié) 漢魏南北朝樂府詩的演繹 170第二節(jié) 隋唐邊塞詩的形成與發(fā)展 188第三節(jié) 唐五代文人邊塞詞令的起源 207第四節(jié) 敦煌曲子詞與胡人詩詞傳播 213第五章 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藝理論的演化 222第一節(jié) 魏晉南北朝傳統(tǒng)文學與詩學 223第二節(jié) 隋唐詩學理論及文學的變異 235第三節(jié) 宋元時期詞學與音樂的關(guān)系 243第四節(jié) 明清時期曲學與劇學的演繹 263第六章 長安文學在海內(nèi)外的傳播 275第一節(jié) 中印佛教文學融匯與圖文結(jié)合 275第二節(jié) 敦煌禪宗文學經(jīng)典《壇經(jīng)》解讀 297第三節(jié) 禪宗南北宗詩歌詞曲的濫觴 311第四節(jié) 中原樂舞戲曲在東南亞的流傳 32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